ICP许可证与EDI许可证定义及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资质详解
一、ICP许可证与EDI许可证的核心定义
ICP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定义:针对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业务,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jinxian互联网信息服务)”。
典型场景:在线付费阅读、广告投放、会员服务、直播打赏、社交平台收费注册等。
关键区分:仅提供信息展示的网站需完成ICP备案,而涉及盈利性交互服务的必须办理ICP许可证。

EDI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
定义:针对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事务处理的业务,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典型场景:电子商务平台(如天猫、京东)、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在线交易网站、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关键区分:自营电商(仅销售自身商品)无需EDI许可证,但涉及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平台必须办理。
二、外商投资企业申请ICP许可证的核心要求
外资比例限制
非试点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且需为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股东需为实际控制人。
试点地区(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允许外资控股,但需通过“内外资一致”管理标准审核,包括数据本地化存储、跨境数据传输申报安全评估等。
禁止领域:新闻、教育等禁止外资控股的行业无法申请ICP许可证。
注册资本要求
申请省内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申请全国业务:注册资本同样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人员与资质要求
至少3名员工(含技术、运营、安全等关键岗位)需提供近1个月社保缴纳证明。
技术负责人需具备3年以上网络安全管理经验,并持有CISSP、CISP等认证证书。
法定代表人必须为中国大陆公民,并提供身份证及无犯罪记录证明。
技术与安全要求
网站需完成ICP备案,备案主体与申请企业一致。
服务器必须位于中国大陆境内,需提供IDC托管协议及机房地址证明。
需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如敏感词过滤、违法信息拦截等流程)。
提供网站安全测评报告(三级及以上),并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含数据安全制度、应急预案)。
合规记录要求
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材料清单
营业执照副本(经营范围需含“增值电信业务”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调档查询章)。
股权结构图(需穿透至最终受益人,注明外资比例)。
外资股东商业登记证书及主体资格证明(需公证认证并翻译)。
外方投资者近3年财务报表(需公证+中文翻译)。
《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工信部核发)。
《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务部备案后获取)。
3名员工近1个月社保证明(含姓名、社保局公章)、身份证、学历证明及劳动合同。
技术负责人资质证书(如CISSP、CISP)及项目经验证明。
域名证书(有效期大于6个月)及ICP备案截图。
服务器托管协议(国内IDC服务商)及机房地址证明。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含数据安全制度、应急预案)。
三、外商投资企业申请EDI许可证的核心要求

外资比例限制
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0%。若超过50%,需按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审批,试点地区(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允许外资控股,但需通过“内外资一致”审核。
业务与人员要求
业务需涉及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如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客服人员等,熟悉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政策。
技术与安全要求
提交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数据处理流程、安全保障措施等,需符合中国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如等保二级以上测评报告、应急预案)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合规记录要求
企业及主要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记录。
申请材料清单
营业执照副本(经营范围需含“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调档查询章)。
股权结构图(需穿透至最终自然人或国资股东,明确外资比例)。
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身份证、资历证明(如学历、工作经历)及近1个月社保缴纳证明。
技术负责人网络安全认证证书(如CISSP、CISP)及项目经验证明。
域名证书及ICP备案截图。
服务器托管协议及托管商IDC资质证书复印件。
外资股权追溯图(追溯至最终自然人或外资公司,明确外资来源)。
外方投资者商业登记证书(公证+中文翻译)及电信业务运营经验证明材料。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等保二级以上测评报告、应急预案)。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企业及主要人员无违规记录证明。
业务发展计划与技术方案(含商业模式、数据流向图)。
近3年财务报表(公证+翻译,如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