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故障,下面再列舉一些,並描述了解決的方法,希望對處理異常有所幫助.
故障信息 1 : “conveyor error(軌道傳輸故障).”
故障原因分析:
一. 軌道機構
1.conveyor belt.
原因分析: conveyor belt 脫落,老化磨損或斷裂,導致無法正常搬運機板.
維修方法: 更換conveyor belt.
2.conveyor pulley.
原因分析: conveyor pulley 卡死或損壞導致機板搬運錯誤.
維修方法: 更換conveyor pulley.
3.軌道寬度
原因分析: 軌道寬度調得過宰或過寬導致機板搬運錯誤.
維修方法: 重新調整軌道寬度,使生產的機板距軌道兩側各0.5-0.7mm.
二. 軌道傳感器(sensor)
軌道傳感器包括in sensor , wait sensor , stop sensor , c . out sensor , out sensor
1. 原因分析: 軌道傳感器機老化或損壞
維修方法: 調整各sensor 的感應強度,使他正常偵測機板,調整無效只有更換新的備品.
2. 原因分析: 機器的停板位置剛好處於機板的開空的正下方無法偵測到機板.
維修方法: 重新調整各sensor 的位置,使其能正常偵測機板.
3. 原因分析: wait sensor amp信號反饋有誤.
維修方法: 重新設置wait sensor amp .
(1) 揭開wait sensor amp的安全蓋,如圖;
(2) 把amp下方的黃色按鈕打在 “d-on”檔.
(3) 把amp上方的黃色按鈕打在 “set”檔.
(4) 拿一張紙遮住上下一對wait sensor,如圖所示
並按下amp 上的turning按鈕.
(5) 把紙拿開,讓wait sensor正常對光,再次按下turning按鈕.
(6) 重新把amp上方的黃色按鈕打在 “run”檔.
4. 原因分析: 傳感器的感因時間延遲.
維修方法: 重新設置各sensor 的延遲時間.
(1) 在生產主畫面上點選 “設置/機器設置”,出現以下圖面.
(2) 在 “設置各組”的菜單中,選擇 “機板傳送”,如圖所示.
出現以下 “機板傳送” 的對話框,如圖所示:
(3) 在機板傳送的選項中,可以選擇傳送軌道的各傳感器的延遲時間,可以統一設置和單獨設置(時間為 ms ), 通過調整sensor 的延遲時間來彌補傳輸時的感因機板的delay時間.
三 軌道馬達.
1.原因分析: 馬達磨損卡死導致無法運轉.
維修方法: 更換馬達備品.
2.原因分析; 馬達無輸入電壓,馬達控制卡和電源卡損壞可能損壞需更換.
維修方法; (1)在主畫面上點選 “控制/傳送/個別控制” ,出現以下圖面.
(2) 點選 “傳送控制,搬入馬達/中心馬達/搬出馬達”,然後按 “打開”.
(3) 在馬達的輸入電壓端兩側有無220伏輸入電壓,如沒有電壓.請更換馬達控制卡和馬達電源卡來判斷故障所在.
故障信息 2 : “return to home has not been completed.”
故障原因分析: 歸零動作沒有完成.
機器在歸零過程: 首先是四個 t 軸旋轉,回到home位置,接著是四個z 軸馬達旋轉,四個置件頭回到home 位置,之後是x軸馬達轉動,使整個置件頭以慢速回到x軸的原點,之後是y軸歸零,然後開啟機器的mark camera ,移動至機器後側的較準塊處,讀取機器的原點位置,置件頭再次回到x,y軸的零點位置,最後偵測每個置件頭的真空和吸嘴的型號,完成規零的動作.
機器的歸零動作比較繁瑣,因此在歸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較多,下面依次描述一下規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一. 過零開始時, t 軸轉動有異响,報return to home has not been completed.
原因分析: 1.t 軸馬達損壞.
處理方法: 1.更換.t 軸馬達,如圖下所示.
原因分析: 2.t 軸馬達皮帶損壞.
處理方法: 2.更換.t 軸皮帶.
原因分析: 3.nozzle out shift 軸桿彎曲
處理方法: 3.更換nozzle out shift 軸桿彎曲,如上圖所示.
原因分析: 4.t 軸馬達控制卡
處理方法: 4.更換 t 軸馬達控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