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 是 Safety Data Sheet 的首字母缩写,即:安全数据表/安全说明书。
在根据GHS对化学物质的物理危害进行分类时,必须知道其化学状态。例如,如果化学物质是易燃的,则您必须知道它是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还是易燃液体。
另外在分类时物质形态也及其重要,根据GHS知道文书导言中“第1.3.2.4.9.4小节”所述:接触途径、机械信息和新陈代谢研究,都适宜用来确定某种效应与人的相关性。在此类信息对与人的相关性提出疑问时,可能需要降低划分的类别。在作用的机理或方式显然与人不相关时,就不应对物质或混合物进行分类。
例如:混合物中含有致癌物,而该致癌物的接触途径为吸入,且该物质的被分类时需要满足其粒子直径为纳米级。那么实际该混合物为块状,且不会有该种形态的粒子出现,那么就不应该被分类。
工人无需测量设备即可直接观察或感觉到这3个属性,包括在SDS的第9节中。对于工人来说,了解他们正在处理哪种形态的化学物质非常重要。
所以无论对SDS的编制人员还是工人这一部分都尤其重要。
目前来看两者还不能完全实现相互替代,欧洲市场已经普遍要求SDS报告,美国部分要求MSDS报告,部分要求SDS报告,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大多沿用MSDS报告,但随着2015年6月1日CLP法规的全面实施,SDS报告已经被相当普遍提出要求,欧盟CLP法规是全球一部基于联合国GHS制度建立的物质和混合物危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的全面实施在全球具有重大的示范和联动效应,可以预计随着GHS制度被和地区的普遍引用,SDS报告将取代MSDS报告成为相关文件的统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