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审计所需的资料和注意事项分别如下:
一、所需资料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的附注。这些报表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用于支持财务报表中的数字。
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记录了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
纳税申报资料:包括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增值税申报表等税务申报资料,用于验证企业的税务合规情况。
内部控制文件:包括内部控制手册、流程图、操作规程等,用于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合同和协议: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合同和协议,如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借款合同等,用于验证企业的重大财务事项。
法律文件:包括公司章程、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需加盖企业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批准证书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等,用于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资格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
重要的会议记录:如董事会会议记录、股东会会议记录等,用于了解企业的决策过程和重大事项。
银行对账单和银行余额调节表:用于核对银行存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期末盘点表:对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期末盘点,确认其存在性和准确性。
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文件:包括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批准文件,用于了解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其他相关资料:如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前任审计师的审计报告等,用于辅助审计工作的进行。
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资料的完整性:提供的资料应完整无缺,包括所有必要的附注和说明。
资料的及时性:资料的提供应及时,以免影响审计进度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与审计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审计过程中,应与审计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并解答审计师提出的问题。
遵守保密原则:在审计过程中和编制审计报告时,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应积极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如提供必要的协助、配合现场审计等。
关注审计结果和建议:应认真阅读审计报告,关注审计结果和建议,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必要的整改和改进。
综上所述,办理审计需要准备充分的资料,并遵守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