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通过相继对1号、2号、3号机组停机进行全面检修维护,11月15日零点,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古城煤矿综合利用电厂准时对兖州铁路东部区域的兖州市气象局、济南铁路局兖州机务段、兖州市军民学校、91医院等周边10余家企事业单位实施集中供暖,供暖区域面积现已达150万平方米。
“我们病房里的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挺暖和!”91医院骨科主任单永安说。
在2004年11月,随着一条长达4.7千米主蒸汽管道的铺设完成,古城煤矿综合利用电厂启动向兖州市区集中供热,机组设计规模为三炉三机,总装机容量24兆瓦。除1号机组作为矿井自备机组,自发自用外,所发其他电量全部上网销售。
如果按照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计算,仅热电联产这一项,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40多万元。
艰难求生的历练“作为‘坑口’电厂,我们充分利用煤泥矸石资源优势,让3台锅炉吃的都是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并通过积极争取政策优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投运十年来,我们电厂没有亏过一分钱。”古城煤矿矿长、党委书记管清向说。
煤炭黄金十年,正是小型火力发电厂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的时候,很多企业倒闭,而古城煤矿综合利用电厂却不亏反盈。
一张综合利用电厂盈亏状况统计表显示:十年间,2008年盈利最低,为102.64万元;2012年盈利最高,为1723.28万元;预计2013年将创造历史新纪录,完成利润3000万元。
高度精简的人员成为规避风险的优势。在3号机组于2005年9月投运、并网发电后,该电厂所有员工始终保持在150人左右,不到同等规模电厂人数的一半。
积极争取政策优惠也是电厂只盈不亏强有力的基础保障。2003年,综合利用电厂紧锣密鼓抓提前,相继完成了机组接入系统方案,签订了并网协议,每千瓦时0.33元的上网电价也被批复。
为了增强发展后劲,电厂把资质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机组建成投运后,由于所消耗的大都是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2003年12月11日该电厂就被山东省经贸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正因为如此,尽管2004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728万元,已陷入亏损的境地,但按照相关规定可减免税收39.96万元,打破了“投产之时就是亏损之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