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是针对既有房屋的使用现状是否安全进行的鉴别和判定,由于房屋结构多种多样,建设地点和建筑年代各不相同,损坏情况也千差万别,一般常见的民用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等类型,因建筑结构形式不同、承重体系不同,在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时,检测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各种结构类型房屋安全性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框架结构房屋安全检测
1、外观质量:包括房屋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总体外观质量和局部(如施工缝处)外观质量等。
2、构件连接:包括预埋件、梁柱节点和主次梁连接点、填充墙及其抗震构造措施等的工作状态。
3、构件受力:包括剪力墙、框架梁、框架柱、托架、桁架、梁、板等构件的工作状态。
4、构件变形:包括构件的位移、转角,构件裂缝的形态,分布、数量、长度、宽度和性质等。
二、砖混结构房屋安全检测
1、砌体外观质量:包括砌块外观质量,灰缝厚度、饱满度,砌体垂直度、平整度、轴线偏差、组砌方法、转角搭接做法,砌体中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等。
2、砌体与构造柱连接做法,悬臂构件的锚固长度和工作状态,墙梁、混凝土圈梁和混凝土过梁、砖过梁和钢筋砖过梁的设置情况、外观质量与工作状态等。
3、填充墙顶皮砖与混凝土梁板底接触的紧密状况。
4、应力集中处:包括梁支座下热块尺寸和工作状态,集中荷载作用处和管线集中处的砌体工作状态等。
5、砌体上的裂缝:形态、分布、数量、长度宽度和性质。
三、钢结构房屋安全检测
1、构件及连接件的工作状态。
2、构件及连接件的外观尺寸和锈蚀状况
3、焊缝高度、长度、外观质量及锈蚀状况。
4、支撑系统工作状态。
5、防腐涂层和防火涂层的防护效果等。
6、钢结构检测分为:钢结构射线(RT)检测,钢结构超声波(UT)检测,钢结构磁粉(MT)检测,钢结构渗透(PT)检测,钢结构网架检测,钢结构工艺评定检测,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层厚度检测,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螺栓力学检测。
7、当钢结构构件锈蚀面积达到或超过20%~40%时,应进行加固处理。同时,钢结构构件锈蚀还将导致构件附近材料性能的劣化。该钢结构锈蚀约达到15%,需要对锈蚀钢结构进行防腐涂层和防火涂层的处理,结合加固改造要求,对该钢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要继续使用的建筑。
(2)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
(3)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
(4)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
(5)达到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需继续使用的构筑物。
(6)未按抗震设防标准设计或建成后所在地区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构筑物。
(7)改建、扩建或改变原设计条件的构筑物。
2、房屋抗震鉴定的适用范围:
(1)房屋改造前后的抗震鉴定房屋对原有抗震结构进行改动时,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2)房屋加建时的抗震鉴定对房屋原有层数进行加建的,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3)房屋使用功能改变时的抗震鉴定原有房屋的功能属性上升时(如厂房改建成养老院、幼儿园、商业房改建成医院、培训教育机构等),需要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五、危房检测鉴定
1、危房鉴定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
2、地基、基础:
(1)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 或因其他特殊地质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 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 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或因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3)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 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3、柱、墙:
(a)柱产生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 主筋外露;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 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b)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或伴有保护层剥落。
(c)柱、墙产生倾斜, 其倾斜量超过高度的1/100。
(d)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 其破坏面超过全面积的1/3,且主筋外露,锈蚀严重,截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