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公司转让和股权转让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转让主体与客体不同
公司转让:转让的主体是公司的原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客体是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等整体权益,包括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以及公司的债权债务、员工关系、业务合同等。
股权转让:转让主体是公司的股东,客体是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股权,是股东对公司享有的权益,如表决权、分红权等。
对公司影响不同
公司转让:公司的法人地位发生变更,相当于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整体转移到新的主体手中。公司的名称、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可能会根据受让方的意愿进行变更,公司的运营模式、发展方向等也可能随之发生重大调整。
股权转让:公司的法人地位不变,公司本身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继续存在。只是股东的构成和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决策方式产生一定影响,但公司的基本经营活动、资产状况等通常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法律程序不同
公司转让:程序较为复杂,除了需要签订转让协议外,还可能涉及到公司清算(若有需要)、债权债务的清理和承接、员工安置方案的制定等。同时,可能需要经过股东会、董事会等内部决策机构的审议通过,以及相关政府 部门的审批(如涉及国有资产、外资等情况)。
股权转让:一般需要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然后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规定,办理股权变更的相关手续,如修改公司章程、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等。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还需要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税务处理不同
公司转让:涉及的税种较多,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根据转让的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征收)、印花税等。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一般以转让所得为计税依据,即转让收入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转让费用等后的余额。
股权转让:主要涉及印花税和所得税。印花税按照股权转让协议所载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如果转让方是个人,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按照 20% 的税率缴纳;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则涉及企业所得税,应将股权转让所得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