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在门头沟博物馆举办
由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发起,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和门头沟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和社团联合主办,《中国遗产》、《中国收藏》和《文物天地》杂志协办的《“华影争艳迎奥运”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于6月14日——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正式在门头沟区博物馆开幕。
皮影艺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演变,皮影作为一个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因其地域环境、条件、民俗、道具取材、制作、唱腔等的不同,形成了两湖、山西、陕甘、北京、唐山等不同的流派,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区,流传到东南亚、阿拉伯、欧洲等发达国家。
这次展览,汇集了全国11个流派,20多位皮影艺术家收藏和刻制的700余件作品,有很多展品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在700多平方米展厅内的200多米展线上,我们看到了色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绚丽景象。
在展览中,既有保持传统阴阳结合刀法的河北唐山皮影、继承满族镂刻刀法的东北皮影、散发着草原气息的内蒙皮影,反映画像石大刀阔斧风格的河南皮影,沿袭“绘革”遗风温婉清秀的江浙皮影,采用阳刻刻法加绫上色的纸皮影进化为赛璐珞影人的两湖皮影,借用傩戏风格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云南皮影,彰显金代遗风横刀为主粗狂奔放的山西皮影,以场片宏大和凿镂细密为特色的吊杆牛皮影——陕甘皮影,形体高大、腰细、袖宽,脸部造型丰富的青海皮影,以及有“水彩影人”“油彩影人”之称的注重脸谱造型充满京味的北京皮影。
本次展览,隆重推介了全国皮影传统流派已经故去、仍然健在的以及后继的青年皮影艺术大家的作品。其中有北京西派皮影已故一代宗师路景达的作品,河北皮影雕刻大师阮贵忠的遗作,河南皮影雕刻大师索辛酉的作品,浙江海宁皮影雕刻大师王钱松的新作,湖北皮影新秀秦礼刚的佳作,云南腾冲皮影大师刘永周的作品,陕西民间艺术大师王云飞等的 新作。
北京西派皮影已故一代宗师路景达的作品
河北皮影雕刻大师阮贵忠的遗作
河南皮影雕刻大师索辛酉的作品
浙江海宁皮影雕刻大师王钱松的新作
湖北皮影大师秦礼刚的佳作
云南腾冲皮影大师刘永周的作品
陕西民间艺术大师王云飞作品
在这次展览上,特别突出地介绍了以沉寂多年的北京西派皮影——下苇甸皮影。门头沟区博物馆馆藏的明末清初皮影文物是目前仅存的北京西路皮影最早的珍贵遗物。该批文物计400余件,刻工精湛,用料讲究,特色明显,配套齐全,不但当代北京人很少见过,就是现在从业的专职皮影演出工作者也知之甚少,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与艺术价值。
将门头沟区博物馆珍藏的下苇甸皮影文物和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汇聚在一起,以简要的文字资料、多彩的皮影造型,独到的雕刻工艺,组成以“华影争艳迎奥运”为专题的文化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美伦美焕的传统傀儡艺术,奉献给第三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和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盛会,推动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和迎接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
展览的形式设计充分显示了皮影艺术的特点,采取影窗展示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标准影窗,将影人反放在影布前,再用钢化玻璃挡住,利用背光照映,使观众既可以清晰地看到影人道具的雕刻技法,又可以感受到皮影演出的魅力。
这次展览包括《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北京皮影传统雕刻工艺现场表演》、《全国皮影戏现场展演》、《全国皮影传统流派当代雕刻工艺作品现场展卖》、《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工艺作品“华影争艳奖”评比》、青少年参与的现场互动等活动。围绕精美的皮雕工艺,全面展示皮影戏曲传承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在演出团体中,既有北京西派的专业皮影剧团,又有河北秦皇岛的影戏班,还有湖北的云梦影戏班等。每天同时有两个戏班演出,异彩纷呈。
这次展览得到了全国皮影界艺术家与收藏家的响应和各界朋友的支持与支援,现在已准备就绪,将在6月14日第三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在门头沟区博物馆大楼前举办盛大开幕式,迎接各界观众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