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通稿的发稿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关键步骤,旨在确保信息有效、地传达给目标受众和媒体。
目标设定与策略规划:明确通稿发布的核心目的(如品牌宣传、新品发布、危机公关、活动预告等),确定目标受众群体,并围绕目标制定关键信息和传播策略。
内容策划与稿件撰写:根据既定目标与策略,策划新闻点,撰写符合新闻规范、结构清晰、信息要素齐全、语言的通稿内容。确保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内部审核与终定稿:稿件完成后,需经过内部相关部门(如法务、市场、产品、管理层等)的多轮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合规性以及口径的一致性。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形成终待发稿件。
媒体筛选与名单确认:基于通稿内容、目标受众及传播目标,筛选合适的媒体类型(如财经、科技、地方、行业垂直等)和具体的媒体名单。建立或更新媒体联系人数据库,确保覆盖相关领域的记者和编辑。
稿件分发与渠道执行:选择合适的时间点,通过邮件、通讯社、媒体发布平台或直接沟通等方式,将终定稿的通稿及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链接)地发送给已确认的媒体联系人。
媒体沟通与关系维护:在发稿后,可进行适当的媒体沟通,例如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是否有采访需求等,但需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度打扰。注重日常的媒体关系维护。
效果监测与反馈评估:通稿发出后,持续监测各媒体的发布情况,收集剪报或链接。分析传播效果,包括发布数量、覆盖范围、转载情况、阅读量、舆论反馈等,评估本次发稿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