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DMF,不是 DMFA)是一种透明、无色、带有淡氨味的液体,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和优良的有机溶剂。以下简述其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皮肤接触危害:DMF 具有较强的渗透性,皮肤接触后可迅速被吸收。它会引起皮肤刺激,导致皮肤发红、瘙痒、疼痛,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造成皮肤脱脂、干燥、皲裂,严重时甚至引发接触性皮炎。如果皮肤上有伤口,DMF 更容易通过破损处进入人体,加重对身体的损害。
眼睛接触危害:一旦 DMF 溅入眼睛,会对眼睛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眼部疼痛、流泪、红肿、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眼部接触可能导致角膜损伤,影响视力,甚至有致盲的风险。
吸入危害:吸入 DMF 蒸气对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 DMF 蒸气,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炎症,损害呼吸道的正常功能。高浓度吸入时,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甚至可能昏迷、抽搐,危及生命。
摄入危害:误服 DMF 会对消化道造成严重腐蚀和损伤,引起口腔、咽喉、食管及胃肠道的疼痛、烧灼感、恶心、呕吐、出血等症状。同时,DMF 被人体吸收后,还会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其正常代谢和功能。
生殖和发育毒性:研究表明,DMF 可能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长期接触 DMF 的人群,尤其是男性,可能出现精子质量下降、生殖激素水平改变等问题,影响生育能力。对于孕妇,DMF 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畸形、发育迟缓等风险。
致癌风险:虽然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 DMF 归类为 2B 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但长期接触 DMF 确实存在一定潜在致癌风险,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水体污染:DMF 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它能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DMF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具有毒性,可导致鱼类呼吸困难、行为异常、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进而破坏整个水生食物链的平衡。
土壤污染:当 DMF 进入土壤后,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这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而且 DMF 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难以快速降解,会长期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大气污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 DMF 挥发到大气中,会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等,加重空气污染。此外,DMF 本身的气味和刺激性也会影响空气质量,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