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莓品种描述的一 般概念蓝莓的南高丛、北高丛及兔眼等品种群的品种数量众多。虽然我国部分大学和科研机构近年来也在进行蓝莓育种工作,但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蓝莓品种应用于生产,生产上应用的都是国外选育的品种。由于前期我国的专家学者对蓝莓的品种采用音译或者意译两种方式定名,所以经常造成同物异名的现象,例如Duke,有的称为公爵,有的称为都克、杜克等,而原文名一般是唯一的,为避免混乱,我们对蓝莓所有品种的中文名字后注明原文名,以方便大家对品种进行比较和识别。
蓝莓的品种选育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为了体现品种选育的力态过程,并让种植者及时了解最新的品种动态,对蓝莓品种描述按全世界主栽品种、区域性栽培品种和近年来新选阳种二部公进行人勿而对市田从估妨低的部分品种不进行
全球范围内大约2/3的高丛蓝莓的果实被作为鲜果销售了,特别是近十几年,蓝莓的鲜果消费量比以前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发现蓝莓是花青素含量嘴高的果实之蓝莓果实中的花青素对人类健康保健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蓝莓品质的概念不仅只是果体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和硬度等,还包括果实的花青素含量。
我国蓝莓的主要生产季节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了尽量延长蓝莓鲜果的供应期,需要在果实采收时采用一系列措施,以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寿命。
蓝莓的成熟度是决定蓝莓品质和货架寿命最重要的因素,无论后期如何包装都无法改变蓝莓果实的品质,所以最适宜的成熟期才能保证果实既有利于采收又有利于贮藏和消费者食用。蓝莓果实在树上完全成熟时,其含糖量最好,风味也最佳,蓝莓果实的发育过程中,从开始着色到全部变紫仅仅需要2~3天的时间,但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育果实的风味和含糖量,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在包装盒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水、果实欠色等问题,而充分成熟的果实采收后容易变软、风味变淡和腐烂,而最适合的果实采收时间是在果实完全变紫色2~3天后。将果实横切开,如果种子变褐色,但种子与果肉没有完全分离,果肉的颜色致,这种状态为最佳的成熟状态,如果种子与果肉完全分离开,并且果肉靠近果皮的位置出现水渍状的晕圈,则果实过分成熟。在温室或者以早熟为生产目标的果园,可以在果皮颜色完全变紫就采收。
蓝每灰霉病是目前蓝薛生产上,尤其是保护地蓝尊生产上发生的对产量影响很大的病害,在我国各个蓝莓产区均有发生。
1.为害症状 蓝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蓝莓的花、幼果、果中柄、新梢、叶片等幼嫩的组织。花期被侵染后,花序会枯菱。幼果上若残留花器较多,遇潮湿天气极容易感病,残留花器最早出现腐烂,后期出现灰色霉状物,病残体接触植株其他部位极易引起二次侵染。幼果发病主要从果实尊片边缘侵人,前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迅速扩散到整个果面呈褐色,后期病斑凹陷腐烂。果柄发病,初期出现变褐皱缩,引起上部幼果枯死。新梢发病主要从基部侵人,初现福色水贡状后嫩梢死亡。叶片被侵染后,若病原从叶片尖端侵人,初期多从叶片尖端形成V形病斑,逐渐向叶片内部扩散:如果从叶缘侵入,则病变呈不规则形状,随时间增加,病斑颜色由浅入深,具轮纹状。潮湿天气下侵染部位均可出现稀疏灰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