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毁林证明与合法采购
商品必须证明其生产、采购过程中未涉及森林砍伐或退化,且符合生产国的合法采购规定。涵盖产品包括木材、牛肉、可可、咖啡、橡胶、大豆等。
2.地理位置数据jingque性
需提供原材料产地的经纬度坐标(jingque到小数点后6位),以验证是否来自2020年后无毁林的土地。
3.尽职调查与风险缓解
a.信息收集:记录供应链全流程信息,包括供应商资质、土地使用证明、环保合规文件等。
b.风险评估:识别供应链中的毁林风险,并采取措施(如独立调查、供应商审核)进行缓解。
4.可追溯性要求
需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追溯体系,从原材料源头到最终产品的每个环节均需透明可查,涉及上下游供应商的地理坐标和合规证明。
5.合规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需建立中央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监控和更新合规信息,并配合欧盟监管机构的突击检查。
1.供应链管理成本大幅增加
企业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数据收集、风险评估和追溯体系建设,尤其是涉及多国供应商的复杂供应链。
2.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a.未合规企业可能面临产品召回、销毁,或最高4%年营业额的罚款,甚至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b.中小型企业因资源限制可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3.国际合作与技术争议
a.欧盟以外国家(如印尼、巴西等)需配合提供高精度地理数据,但现有森林覆盖图存在技术缺陷,导致合规难度大。
b.部分国家及行业组织呼吁推迟实施,认为法规对小农户不公平。
4.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具备可持续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将获得市场优势,而依赖传统生产模式的企业可能被淘汰。
5.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法规倒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农业的应用,长期或减少全球10%的毁林相关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