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未来几天,河南、陕西等地的冬麦区将出现3到5天明显的干热风天气。对此,各地积极应对,全力防旱抗旱、保供保灌。
干热风会导致作物蒸腾作用加剧
干热风天气,顾名思义就是又干、又热、又有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少雨、高温天气时,尤其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期,并有突发性和短时性等特点。
什么是“干热风”?“干热风”是怎么产生的?“‘干热风’是小麦灌浆至成熟期出现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其特征为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会导致小麦蒸腾加剧,水分散失过快,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灌浆。”一般来说,当日气温高于30℃,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且风力≧3米/秒时,可判定为轻型干热风过程;若14时气温高于35℃,田间相对湿度低于25%,同时风力≧3米 /秒,则为重型干热风过程。
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干旱,导致作物的蒸腾作用加剧,水分平衡失调,光合作用降低,可能引起作物严重减产。
预防干热风的重点是浇水和“一喷三防”。
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的主产区,河南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今年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达8500万亩,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二十多天,目前正处于小麦灌浆期。
根据河南省气象局、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的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安阳、濮阳、鹤壁、焦作、郑州为干热风高风险区。
在生产上如何科学有效预防“干热风”影响呢?
针对当前形势,要根据小麦的生育时期、土壤墒情以及天气情况,通过及时落实防范措施,减轻影响,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海奇玛海洋肥团队建议:墒情不足的麦田可以在灌浆初期及时小水细浇,满足后期水分需求,改善田间小气候。避免大水漫灌引发倒伏,成熟前15天则需停水防根系窒息。有微喷灌、喷灌设备的地块,在“干热风”来临前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预防和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调节剂+杀菌剂的组合,是防早衰、抗干热风的‘黄金配方’。叶面喷施海奇玛飞防闪溶磷酸二氢钾可显著增强植株抗性,配合萘乙酸、三十烷醇等蒸腾抑制剂,能抑制植株蒸腾,减少水分流失,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同时结合小麦灌浆期病虫害发生情况,混配杀菌剂、杀虫剂,做到“一喷三防”,实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三效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