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3( 4 c r 5 m o s i vi )是国际上广泛使用 的热作模具
钢,它具有较高的热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韧性,  
以及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锻模 、  
热挤压模 ,以及铝 、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热作模具钢 
工作时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强烈的摩擦、剧烈的冷热 
循环引起的热应力及高温氧化,常出现崩裂、塌陷、磨 
损和龟裂等失效形式。  
h 1 3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见附表。  
h1 3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 ( 质量分数 )   ( %)  
c   cr   mo   v   s j   mn   p   s  
0   3 2~  4 . 7 5~   1 .1 0 ~  0 . 8 o~   0 . 8 0 ~   0 . 2 o ~  
≤ o.03  ≤o.01  
0 . 4 5   5 . 5 5   1 . 7 5   1 . 2 o   1 . 2 0   0 . 5 o  
其化学成分特点是:  
( 1 )中碳 ,w  =0 . 3 2 % ~0 . 4 5 %,以保证高硬度 、  
高韧性和较高的热疲劳抗力。  
( 2 )加入较多提高淬透性 的元素 c r 、mn 、s i 。m n  
可以改变钢在凝固时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形状,避 
免 s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 f e s ,而以具有一定塑性的mn s存在,从而消除硫的有害影响,改善 h 1 3钢的热加 
工性能;c r 和 s i 可以提高回火稳定性。  
( 3 )加入产生二次硬化的元素 mo 、v,能防止第二 
类回火脆性 ,提高回火稳定性。  
一
、 失效影响因素 
h 1 3钢模具的失效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可 
以从材料、设计、制造和使用4个方面来分析。  
1 .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 
h1 3钢属于过共析合金钢类型,组织中存在较多的 
非金属夹杂物 、碳化物偏析、中心疏松及 白点等缺陷,  力。h1 3钢根据质量一般被分为普通 h 1 3钢和优质 h1 3  
钢。优质 h 1 3钢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生产工艺,钢质纯 
净,组织均匀 ,偏析轻微,具有更高的韧性及热疲劳性 
能。普通 h 1 3钢则必须进行改锻,以击碎大块非金属夹 
杂,消除碳化物偏析 ,细化碳化物 ,均匀组织。  
2 .模具设计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成形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确 
定模块的外形尺寸,以保证模具的强度。此外,过小的 
圆角半径、壁厚差悬殊的扁宽薄壁截面及孑 l 、槽位置不 
合适等,很容易在模具热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引起过大的 
应力集中而萌生裂纹。因此,在模具设计 中要尽量避免 
尖角,孔 、槽的位置应合理布置。  
3 .制造工艺 
( 1 )锻造工艺 h 1 3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多,锻造 
时变形抗力较大,且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共晶温度较 
低,稍不注意就会过烧。因此,加热时应在 8 0 0~9 0 0 ~ c  
区间预热 ,然后再加热至始锻温度 1 0 6 5~1 1 7 5 ~ ( 3 。为击 
碎大块非金属夹杂,消除碳化物偏析,细化碳化物,均 
匀组织,锻造时要反复镦粗拔长,总锻比> 4 。在锻造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模具钢的强度 、韧性及热疲劳抗的冷却过程中,材料有产生淬火裂纹的倾向,易在心部 
产生横向裂纹 ,冈此 h1 3钢锻后应进行缓慢冷却。  
( 2 )切削加工 切削加_ 『 二 的表面粗糙度对模具热疲 
劳性能有很大影响,模具型腔表面应获得较低的粗糙度,  
不能留有刀痕 、划伤和毛刺。这些缺陷易引起应力集中,  
诱发热疲劳裂纹萌生。因此,在加工模具时复杂部位圆 
角半径过渡处要防止留有刀痕,孑 l 、槽边缘和根部的毛 
刺要打磨掉。  
( 3 )磨削加工 磨削过程中,局部摩擦生热容易引 
起烧伤和裂纹等缺陷,并在磨削表面生成残余拉应力,  
从而导致模具过早失效。磨削热引起的烧伤可以使 h1 3模具表面发生回火直至生成回火马氏体,脆性未回火马
氏体层会大大降低模具的热疲劳性能。如果磨削表面局
部升温达8 0 0 ~ c以上,并且冷却不充分时,则表层材料
会被重新奥氏体化并淬火成马氏体,因而模具表面层会
产生很高的组织应力,同时磨削过程中模具表面温升极
快会引起热应力,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叠加容易使模具产
生磨削裂纹。  
( 4 )电火花加工 该加工是现代模具制造过程中不
可缺少的精加工手段。火花放电时,局部的瞬时温度高
达1 0 0 0 ℃以上,使放电处的金属熔化和气化,在电火花
加工表面有一被熔化而又重新凝固的金属薄层,其中有
许多显微裂纹。在显微镜下这一薄层金属呈 白亮色 ,即
白亮层。研究表明,对于高合金化的 h1 3钢,电火花加
工形成的表面白亮层的显微组织为初生马氏体、残余奥
氏体和共晶碳化物,未回火的初生马氏体存在大量显微
裂纹。h 1 3钢模具在工作中承受载荷时,这些显微裂纹
很容易发展为宏观裂纹,导致模具易出现早期断裂和磨
损。h 1 3钢模具经电火花加工后应重新回火,以消除内
应力,但回火温度不要超过电火花加工前的Zui高回火温
度。 
( 5 )热处理工艺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模具获 
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但是 
如果因热处理工艺设计或操作不当而产生热处理缺陷,  
将严重危害模具的承载能力,引起早期失效 ,缩短工作 
寿命。热处理缺陷有过热 、过烧 、脱碳、开裂、淬硬层 
不均匀和硬度不足等。h1 3钢模具在服役一定时间后,  
当积累的内应力达到危险的限度时,应对模具进行去应 
力叫火,否则模具在继续服役时将会由于内应力而引起 
开裂。  
4 .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 1 )模具的预热 h1 3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导热 
性能较差,因此模具在工作前应充分预热。预热温度过 
高,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偏高,强度下降,易产生塑 
性变形,造成模具表面塌陷;预热温度过低,模具开始 
使用时,瞬间表面温度变化大 ,热应力大,易萌生裂纹。  
综合考虑后 川3钢模具的预热温度确定为2 5 0~3 0 0 ~ c,  
这样既可降低模具与锻件的温差以避免模具表面出现过 
大的热应力,又能有效地减少模具表面的塑性变形。  
( 2 )模具的冷却与润滑  为减轻模具的热负荷 ,避免模具温度过高,通常在模具工作的间歇对其进行强制 
性冷却,由此造成的模具周期性的激热、激冷作用将会 
产生热疲劳裂纹。因此,模具使用结束后应缓慢冷却,  
否则将会出现热应力,从而引起模具的开裂失效。h1 3  
钢模具工作时,可采用石墨含量为1 2 %的水基石墨进行 
润滑,降低成形力,保证金属在型腔中的正常流动和锻 
件的顺利脱模;此外,石墨润滑剂还具有散热作用,可 
以降低 h 1 3钢模具的工作温度。  
二、失效分析方案 
h1 3钢模具的制造要经过设计、选材、锻造、退火,  
以及机加工和热处理等一系列工艺环节,每一工艺环节 
的工艺设计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模具的过早失效,降低 
模具使用寿命。热作模具钢常出现崩裂、塌陷、磨损和 
龟裂等失效形式。热作模具钢的失效形式、程度和位置,  
记录了设计、选材 、锻造、退火、机加工及热处理等一 
系列工艺环节中的重要信息。  
观察和分析 h 1 3钢模具的失效位置处的宏观形貌特 
征、显微组织及失效形式,运用金属学、材料物理及断 
裂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 h 1 3钢模具失效位置处的宏 
观形貌特征、材料显微组织,以及失效形式与模具设计、选材、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工艺 
改进措施。  
具体的分析方案如下:  
( 1 )原材料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分析  提高 h1 3钢 
的洁净度,降低硫含量是提高 h 1 3钢模具寿命特别有效 
的措施。优质 h 1 3钢的  =0 . 0 0 5 % ~ 0 . 0 0 8 %。h1 3钢 
是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过共析钢,在冶炼 、铸造时会出 
现碳化物偏析 ,钢锭经锻轧后形成粗大的碳化物偏析带。  
碳化物偏析带和铸造残留的树枝晶、缩孔 、疏松和夹杂 
直接影响 h 1 3钢模具的组织及性能,是模具早期失效的 
重要原因之一。对原材料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的分析可 
以评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从而可用来指导制定科学合理 
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试验方法:对 h1 3钢材原材料进行取样,分析其化 
学成分,评定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从钢材中心部 
位切取试样,经打磨、抛光,采用 4 %硝酸酒精溶液浸 
蚀,在光学显微镜上检查显微组织 ,按国家相关技术标 
准对碳化物偏析带等级、夹杂物等级做出评定。  
( 2 )模具显微组织分析 显微组织分析可确定模具失效位置是否存在碳化物偏析带,大块非金属夹杂、网 
状碳化物 、共晶碳化物及回火马氏体;微区成分分析可 
确定模具失效位置的化学成分的分布特点;显微硬度分 
析可确定模具失效位置的力学性能。综合分析模具失效 
位置处的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和微区成分,揭示模具失 
效位置处的宏观形貌特征及失效形式的微观机理,正确 
评价现行的锻造、球化退火、淬火和回火工艺,从而提 
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改进措施。  
试验方法 :从模具失效位置切取试样 ,经打磨、抛 
光,采用4 %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 
电子显微镜上检查显微组织 ,在显微硬度仪上测量硬度,  
在俄歇能谱分析仪上确定微区成分。  
三、工艺控制措施 
从h1 3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特点可以看出,热加工 
工艺对 h1 3钢模具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为防止 
hi 3钢模具早期失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制定科学 
合理的热加工工艺。  
1 . 锻造工艺 
h1 3钢合金元素含量高,导热性差,共品温度比较低 ,容易引起过烧。对于直径 >7 0 m m的坯料 ,应先在 
8 0 0— 9 0 0 ~ c区问预热 ,然后在始锻温度 1 0 6 5~1 1 7 5 c c加 
热,锻造时进行多次拔长镦粗,总锻造比> 4 。  
2 . 球化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工艺的目的是均匀组织,降低硬度,改善 
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和回火做组织准备。球化退火工 
艺是在 8 4 5~ 9 0 0 ~ c保温 1 h+1 mi n / m m,然后炉冷至 7 2 0  
—
7 4 0 ~ c等温 2 h+1 mi n / m m,Zui后炉冷至 5 0 0 o c出炉空 
冷,球化退火组织为粒状珠光体,硬度 <2 2 9 h b w。球 
化质量可按 g b / t   1 2 9 9 - -2 0 0 0标准的第一级别图进行评 
定。  
3 .淬火和回火工艺 
h1 3钢的热处理工艺是:1 0 2 0~1 0 8 0 ℃加热后 
油冷淬火或分级淬火 ,然后进行 5 6 0~6 0 0 ℃两次回火;  
显微组织为回火托氏体 +回火索氏体+剩余碳化物,显 
微硬度为4 8~ 5 2 hr c 。对于要求热硬性高的模具 ( 压铸 
模)可取上限加热温度淬火。对于要求韧性为主的模具 
( 热锻模)可取下限加热温度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