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温(Tween)系列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司盘,Span)与环氧乙烷(EO)反应制得,主要区别在于连接的脂肪酸链长度和环氧乙烷加成数。以下是吐温20、40、60、80的具体区别:
1. 脂肪酸链结构不同吐温20:月桂酸(C12,12个碳)
亲油基较短,疏水性较弱。
吐温40:棕榈酸(C16,16个碳)
疏水性比吐温20强,但弱于吐温60/80。
吐温60:硬脂酸(C18,18个碳,饱和脂肪酸)
疏水性更强,适合高油性体系。
吐温80:油酸(C18,18个碳,含1个双键,不饱和脂肪酸)
因双键存在,分子链更“松散”,低温溶解性优于吐温60。
吐温的HLB值随脂肪酸链长度和EO数变化,HLB越高亲水性越强:
吐温20:HLB ~16.7
吐温40:HLB ~15.6
吐温60:HLB ~14.9
吐温80:HLB ~15.0
规律:脂肪酸链越长(碳数越多),HLB略降,但整体仍为水溶性(HLB>10)。
3. 溶解性与应用场景吐温20:
易溶于水,常用于蛋白质稳定、细胞培养(如ELISA洗涤剂)、增溶精油。
吐温40/60:
中等疏水性,用于食品乳化(冰淇淋、面包)、化妆品乳霜。
吐温80:
疏水性Zui强,但低温溶解性好,广泛用于疫苗佐剂、药物增溶(如脂溶性维生素)、油/水乳液。
毒性:吐温80可能对某些细胞有轻微毒性(如高浓度下),吐温20更温和。
浊点:吐温20浊点较低(~76℃),吐温80较高(~93℃),影响高温稳定性。
亲水性需求:吐温20 > 吐温40 > 吐温80 ≈ 吐温60。
疏水基质匹配:长链脂肪酸(如吐温60/80)更适合高油脂体系。
若有特定用途(如制药、化妆品),需结合HLB值、毒性和溶解性综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