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房屋承重安全检测鉴定第三方单位
(1)现浇楼板薄膜效应对结构整体受力机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楼板厚度与长度、宽度之间的尺寸差别悬殊,有必要对楼板的薄膜效应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2)需对现浇板空间框架模型进行双向低周反复试验,考虑板的空间效应和双向地震力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3)在已有的研究中所采用的试件均为带楼板的梁柱节点或平面框架,应将具有结构整体作用的空间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所以为了人员的安全和厂房的发展,在新增设备之前一定要对厂房进行厂房楼板承重检测,在进行厂房楼板承重检测前首先先要弄明白厂房的建筑和结构形式,以及厂房的历史沿革,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动。这是做厂房楼板承重检测的基础工作。
房屋承重检测鉴定的过程如下:
1、对房屋的原设计图纸、装修改造意图、历史修缮加固情况、前期的使用情况及后期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查了解;
2、对房屋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地址、建造年代、朝向、装修概况及使用用途进行现场调查;
3、对房屋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装修及建筑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对部分典型构件损坏情况(变形、开裂、沉陷、渗漏、露筋等)进行外观检查及拍照记录;对损坏较严重、重要性构件及设计改造有特别要求的构件进行重点检测鉴定;
4、采用裂缝测宽仪混凝土承重构件进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包括其长度、宽度、深度、形状、条数,必要时绘出裂缝分布图;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其进行评定,判断其是否超出规范允许值。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复杂。
要计算宽度的裂缝只是由于荷载原因产生的裂缝。实际上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内如果因为天气原因使混凝土表面蒸发速度超过本身泌水速度,就会形成不规则的表面裂缝。混凝土收缩如果受到约束,也会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可能因为水泥的水化热产生裂缝。混凝土有一种病害称为碱-集料反应,会使混凝土胀裂。原因是使用了会和混凝土碱性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集料。钢筋锈蚀后体积增大,也会胀裂混凝土。即便是荷载原因产生的裂缝,也有多种形式。以上给出的裂缝宽度公式只适用于计算在弯矩和拉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宽度。混凝土构件出现肉眼明显可见的、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横向裂缝,会使钢筋失去保护,加快锈蚀。但是如果混凝土构件出现出现肉眼明显可见的、平行于纵向钢筋的纵向裂缝,特别是位置正好在纵向受力钢筋处的顺筋裂缝,则是纵向受力钢筋已经严重锈蚀膨胀的表现,必须引起警惕。
有时根本不允许混凝土产生任何裂缝,例如混凝土水池、水箱、储罐等。这时要对混凝土进行抗裂计算。抗裂计算是和裂缝宽度计算不同的概念。抗裂计算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混凝土中出现的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严格时甚至不允许混凝土中出现拉应力。
厂房承重安全检测实例:
本工程位于本市工业园,建于2008年,结构形式为五层现浇砼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8.7m,建筑面积约7209m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级,场地类别为Ⅱ类。因房屋二层楼板7-1/7×A-1/A跨中产生贯穿裂缝。业主要求检测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鉴定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钻芯法检测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商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 结构检测
2.1 楼板现场勘查和测量
房屋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商品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层高3.6m,板厚约为120mm,轴线位置为7-1/7×A-1/A,跨度尺寸约为3600mm×6020mm,板上活载约为4.0KN/m2,恒荷载小于2.0KN/m2。通过现场检测,板跨中出现平行于主梁方向的贯穿裂缝,裂缝宽度在0.3mm-1mm之间,长度约为2.0m,未延伸至梁底。
实际工程中,同层次、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浇捣日期的相同类型的结构或构件有很多,在选钻芯样钻取部位时,首先应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钻取芯样,如高度或跨度较小的构件。
1、混凝土粱
1.1梁的受力图形为余弦波状,梁中间部位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梁两端1/3~1/4跨度范围内剪力较大,上部受压且常有抗剪弯筋,故钻芯时宜选在距梁两端1/3~1/4跨度部位、梁身中下部:框架梁,当梁截面高度h≥500mm时,钻芯部位可选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或者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梁截面高度h<5OOmm时,也取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但不能在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位钻芯。当梁截面高度较小时,跨中混凝土受压受拉区高度也较小,容易因误取跨中受压区混凝土而影响构件安全使用。理论上弯矩*小值处的混凝土不受力, 钻芯样后,对构件影响甚微,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混凝土只受拉,按钢筋混凝土计算原理,该处抗拉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与钢筋粘结,起保护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现场不可能提供构件弯矩图,必须熟练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迅速判断出构件弯矩小值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