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才的金牌素养
金牌背后蕴藏着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优秀营销营销人才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其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有着相似的金牌素养。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历史性地获得了51块金牌,居世界第一。这骄人的成绩,让国人扬眉吐气,自豪不已。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顶级营销人才,都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推动和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我把这些成功因素总结为以下四点。
才____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为天赋
不同的比赛项目对选手的身体条件和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教练在选拨运动员时,首先要看选手是否符合该项目所需要的条件。
同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同行业的营销模式甚至大相径庭,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每个营销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有着极大地个性化差异,而企业文化是链接营销人和企业的关键点。只有营销人真正认可了企业的文化,才能保证两者无缝对接。在这个前提下,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应当给营销人更多的空间。我们希望所有岗位上都是有相对天赋的人才。
勤——不间断的专注,坚持到底,是为勤奋
没有一个奥运选手是仅仅依靠天赋就成为金牌选手的。比赛中的一分钟、一个技术动作,都是反复练习、不断否定自我、持续改进的结果。只有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聚焦在一件事情上,才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作为营销人,每天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一个顶级品牌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营销本身就是一项充满变数的工作,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从容面对危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挫折和困境反而能够加速人才的成长。
德——虚心拜师,贡献团队,是为美德
每一个金牌选手的背后都有全力辅导的顶级教练,严师出高徒。同样,只有那些虚心拜师、完全信任教练的运动员才能获得教练的倾力打造。
营销人员要虚心,即把各种非目标的欲望放掉,把自我放掉。太多的营销人才,执著于短期欲望的实现,因为领导没有兑现承诺或人际关系、自我实现的困惑等而频繁换行业、换公司、换领导。顶级的营销人才善于成为被别人、被团队需要的人、能够很好地积累经验,为自己的发挥创造了顶级环境。
现代营销已经不是单兵作战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团队紧密配合的事业。营销工作不但要有利于自己、团队、公司,还要有利于客户、行业、消费者和社会大众。
志——立夺金志,明确目标,是为壮志
运动员在夺冠路上总会有障碍,比如伤病、败绩、压力、运动外的诱惑等。如果没有夺取奥运金牌的坚定目标,他可能会在困难的时刻放弃。而金牌选手却是坚持到夺取金牌目标的完成。
顶级营销人才以事业成功为目标。事业成功的标志不是职位的高度,也不是收入的高低,而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行业利益、公司目标的充分实现。志存高远,才能跨越障碍。
不论是身处困境,还是正在为了实现更高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奋斗,国内顶级营销人的金牌素养及金牌精神都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