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被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2011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活动的评选中,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会长许亚同被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这不仅是科协对许亚同会长带领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带动农民致富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进程,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4年,许亚同通过艰苦的努力奋斗,创建了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带领一方百姓走上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宏伟事业中,并为之终生奋斗,鞠躬尽瘁。新安县蜗牛产业协会及绿尔公司采用市场+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将优秀的高效的白玉蜗牛养殖项目推广给农户和下岗职工。几年来,已将近7000余户农民和下岗职工(辐射到河南省及周边省部分地区2500多个村庄)联合起来,初步构建起了协会与加盟户的共同利益体系。他们一手抓技术指导服务,一手抓市场营销。努力提高养殖户的成功率和效率,将他们生产的产品全部现款回收,经加工后销往各地市场。同时,许亚同还在不断的开发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新项目,逐步推广给农户和下岗职工,使他们的产品始终走在市场的前列,为广大农户创造更大的效益。十二年来,协会的加盟户逐步掌握了白玉蜗牛养殖新技术,农民们得到了实惠,切实增加了收入(每户每年纯收入最低达15000元以上,最高达80000多元)。
蜗牛产业协会及绿尔公司也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加盟户大力支持下而发展壮大(固定资产由当初的十几万增长到约6000万元)自2000年开始引进、推广白玉蜗牛养殖项目以来,在各级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许亚同的率领下,蜗牛产业协会及绿尔公司将广大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协会及公司与农户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努力钻研养殖技术、大力开拓消费市场, 逐步将白玉蜗牛养殖项目做大做强,形成了产销两旺、公司发展农户赚钱的良好局面。
在许亚同的带领下,蜗牛产业协会积极参与各级科协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及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和其它各类科普大集等活动:
1、多次代表洛阳市农业局参加“杨凌农高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农业品加工业贸易洽谈会;多次代表洛阳市参加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劳动厅、省科技报等组织的各种科普宣传及《下岗职工就业成果展览》等活动,累计宣传培训人数达100000人次;
2、印制各种科普宣传书籍、资料8种,达600000余份,科普光盘5000余张;
3、在中央电视台七套《每日农经》央视二套《理财在线》、央视网络电视台等栏目、河南电视台《致富招招鲜》栏目、《城乡纵横》栏目、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就业创业直通车》栏目、河南科技报、洛阳电视台、新安电视台等媒体中进行蜗牛养殖技术项目宣传推广;
4、与中央电视台七套《科技苑》栏目合作,联合拍摄了《蜗牛小区建设》科普宣传视频,并已制成光盘向群众免费发放,总计发放12000套;
5、与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合作,联合拍摄出版了《白玉蜗牛养技术》专业视频教材,已在全国出版发行,总计发行量约30万套;
6、与洛阳电视台《田园课堂》栏目合作,联合拍摄了《白玉蜗牛养殖技术》视频光盘并编写了《白玉蜗牛养殖技术电视解说词》,将其印刷成册和光盘一并免费发放给广大农户,总计发放18000套;
7、与教育台合作拍摄了《白玉蜗牛养殖技术》视频,与科技馆联合拍摄了《科普蜗牛》,通过远程系统对党员进行教育。
8、多次代表洛阳市参加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劳动厅、省科技报等组织的各种科普宣传及《下岗职工就业成果展览》等活动,累计宣传培训人数达300000人次;
9、进村举办技术培训班,给农户讲授蜗牛养殖技术,累计培训农户30000多人次;
10、走村串户对农户进行一对一的蜗牛养殖技术指导培训,累计技导培训农户40000多次;
11、巡回利用乡村集会、庙会,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蜗牛养殖技术普及宣传讲解;
12、利用协会网站进行蜗牛养殖技术的普及宣传。
13、协会许亚同会长与张三兴副会长合作编著出版了《饮食保健指南》及《营养保健指南》两部书籍,两部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协会将两部书籍免费向社会和农户捐赠,为普及提高国人的营养保健素质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14、充分发挥绿尔公司配备完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蜗牛技术培训基地,对全县及各地区农民进行集中式的蜗牛养殖技术培训。公司除了对会员养殖户进行常规培训外,还配合劳动部门对农民进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配合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阳光培训”、配合科技部门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配合工会部门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白玉蜗牛养殖技术》的专业化培训、配合妇联部门对农村妇女进行创业培训、配合扶贫部门对当地较贫困家庭予以扶持性的培训、配合共青团对应届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培训,现已累计集中培训农民1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