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管道检测中,PT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NDT)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管道表面开口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以下是关于化工管道PT渗透检测的详细说明:
1. 渗透检测原理通过将含有染料的渗透液涂覆在管道表面,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清除多余渗透液后,施加显像剂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从而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显示缺陷痕迹。
2. 适用场景材料类型:金属(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或非金属(陶瓷、塑料等)管道。
缺陷类型:表面开口的裂纹、未熔合、气孔等(不适用于皮下或闭合缺陷)。
管道状态:焊缝检测、维修后检测、定期检验等。
预处理
清洁管道表面,去除油污、锈蚀、涂层等(常用溶剂清洗或机械打磨)。
确保表面干燥、无杂质。
渗透液施加
喷涂、刷涂或浸泡渗透液(根据管道尺寸和位置选择方法)。
渗透时间通常为5-30分钟(取决于渗透液类型和温度)。
去除多余渗透液
用溶剂、水或乳化剂(根据渗透液类型)清除表面多余渗透液,避免过度清洗。
干燥
自然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若使用水洗型渗透液)。
显像剂施加
喷涂或刷涂显像剂,形成均匀薄层,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
观察与记录
在可见光(着色渗透)或紫外灯(荧光渗透)下检查缺陷显示痕迹。
拍照或标记缺陷位置,记录缺陷尺寸和形态。
后处理
清除残留显像剂和渗透液,避免腐蚀或污染。
着色渗透法 | 使用红色染料,在白光下观察,无需紫外灯,适合现场检测。 |
荧光渗透法 | 需紫外灯(黑光灯),灵敏度更高,适用于微小缺陷检测。 |
水洗型 | 直接用水去除多余渗透液,操作简便。 |
溶剂去除型 | 需用溶剂清洗,适合局部检测或复杂结构。 |
后乳化型 | 需乳化剂处理,灵敏度高,用于高要求检测。 |
国际标准:
ASTM E165/E1417(渗透检测标准)
ISO 3452
国内标准:
NB/T 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
GB/T 1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