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与cnas认证有什么条件,两种的区别是什么
用户问的是CMA和CNAS认证的条件以及两者的差异。这个问题属于
完成
一、认证申请条件
CMA(计量认证/资质认定) | 1. 法人资质:具有合法注册的企事业法人资格 2. 计量器具:涉及的所有定量检测仪器,均已完成型式批准或型式检定,并建立定期校准管理制度 3. 计量管理制度:制定仪器使用、维护、校准、维护记录及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4. 人员资质:从事计量检定和检测的技术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计量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记录 5. 场地环境:实验室环境(温湿度、电磁干扰等)满足所检测项目的要求 6. 档案记录:完整的仪器检定/校准证书和使用维护记录 7. 监督检查:接受省/市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现场能力核查 |
CNAS(实验室认可) | 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符合 ISO/IEC 17025 要求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2. 方法验证:对拟认可的检测/校准项目进行方法确认和能力验证(含内部比对或能力验证试验) 3. 设备与环境:主要仪器按规定做好校准或检定,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项目要求 4. 人员能力:检测/校准人员具备相应教育背景、培训和考核记录 5. 记录保持:设备校准记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记录、原始数据和报告复核记录齐全 6.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进行管理评审并跟踪改进 7. 能力验证:参加国 家 级或国际比对/能力验证,证明检测/校准能力 8. 现场评审:CNAS 专家组进行文件审核、现场核查和能力演示** |
二、两者主要区别
属性 | 强制性行政许可 | 自愿性第三方认可 |
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ISO/IEC 17025 国际 标准 |
主管单位 | 省/市级及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
评审重点 | 仪器的法定检定/校准状态及溯源管理 |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验证与能力验证 |
人员要求 | 必须具备法定计量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 | 强调持续培训与技术能力考核 |
报告效力 | 报告具“法定计量”公证效力,可用于司法、招投标、监管抽查 | 报告具国际互认价值(ILAC-MRA),提升市场信誉 |
适用场景 | 合同验收、法院举证、政府采购、质量监督抽查 | 出口检验、跨国合作、技术交流 |
三、协同申请建议
许多机构会先建设并通过 CNAS 认可,夯实质量管理与技术能力,再根据业务需要申办 CMA 认证,以同时兼顾 “国际互认” 与 “法定计量” 两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