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lko验厂实施流程:三阶段闭环管理
A..申请与文件准备
1.申请提交:供应商通过Wilko官网或指定渠道提交审核申请,需明确产品类型(如个人护理用品、家用清洁剂等)及生产规模。
2.文件清单:
基础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消防走火图等合法经营证明。
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岗位职责书、关键岗位代理人制度(如质量主管缺位时的替代方案)。
质量文件:原材料检验报告、生产流程图、成品测试记录(如脱脂棉的微生物检测报告)。
劳工文件:劳动合同、工时记录、工资支付凭证(需覆盖最近3个月)、社保缴纳证明。
环保文件:废水废气处理记录、危废转移联单、环保设施维护日志(如空气净化系统滤网更换记录)。
3.案例:某玩具厂因未提供关键岗位代理人制度文件,导致“责任和义务”模块扣分,整改后重新提交文件并通过审核。
B.现场审核
1.部门覆盖:审核团队按收货、存储、生产线、包装、终检、发货、办公室记录等部门逐一检查,评估生产能力与一致性。
1.收货环节:核查原材料检验记录(如塑料颗粒的熔融指数检测报告)及供应商资质。
3.生产线:检查设备维护状态(如注塑机温度控制器校准记录)、操作规程张贴情况(如“先停机后清理”警示标识)。
4.包装环节:确认标签信息准确性(如“无香型”空气清新剂需与成分表一致)。
B.高关注模块:针对个人护理用品、婴儿用品等高风险产品,额外审核GMP(良好生产规范)要求。
1.卫生控制:检查更衣室消毒记录、手部清洁频次(如每2小时一次)、工作服清洗周期(如每日更换)。
2.污染防控:评估原材料与成品隔离措施(如脱脂棉生产区与包装区物理分隔)。
C.员工访谈与报告出具
1.访谈内容:随机抽取10%-15%员工,询问工资计算方式(如“基本工资+加班费”结构)、工时安排(如“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劳保用品发放情况(如“每月发放2副手套”)。
2.报告撰写:审核团队根据现场发现撰写报告,明确优点(如“终检环节100%全检”)、问题(如“消防通道被货物占用”)及改进建议(如“7日内清理通道并设置警示标识”)。
3.整改复审:供应商需在30-60天内提交整改计划(含证据,如清理通道照片、新增警示标识采购合同),审核方复审后决定是否通过。
二、注意事项:四大风险点需重点规避
A.文件真实性与完整性
1.风险:工资单与银行流水不一致、环保手续不全(如未提供危废转移联单)、岗位职责书未明确关键指标(如“质量主管需确保成品合格率≥98%”)。
2.建议:建立文件追溯系统,确保工资单、考勤表、银行转账记录“三单合一”;环保文件需由第三方机构出具且在有效期内(如废水检测报告有效期为1年)。
B.现场管理合规性
1.风险:消防设施维护不当(如灭火器过期)、生产区域通风不足(如注塑车间未安装排风系统)、危废存储不规范(如废油漆桶未密封存放)。
2.建议:消防栓箱张贴“三定管理卡”(定人、定位、定检);通风设备定期维护并保留记录(如每季度更换滤网);危废仓库设置温湿度监控仪并实时记录。
C.员工访谈应对
1.风险:员工回答矛盾(如“知道有社保”但工厂未提供缴纳证明)、对加班政策不了解(如“不清楚加班费计算方式”)。
2.建议:提前培训员工熟悉自身权益(如工资构成、加班政策),避免回答“不知道”或“不清楚”;访谈时安排翻译(如涉及非中文母语员工)。
D.高风险产品专项要求
1.风险:婴儿用品未提供毒性测试报告(如奶嘴的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个人护理用品未标注保质期(如湿巾包装未标明“24个月”)。
2.建议:针对高风险产品建立专项档案,包含原料检测报告(如脱脂棉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成品稳定性测试记录(如空气清新剂开封后6个月挥发量测试)。
三、应审技巧:三大策略提升通过率
A.模拟审核与自查
1.技巧:在正式审核前1个月,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模拟审核,重点检查文件漏洞(如岗位职责书未覆盖所有关键岗位)和现场隐患(如消防通道被占用)。
2.案例:某家居用品厂通过模拟审核发现“终检环节未记录抽检比例”,整改后将“每批次抽检10%”写入操作规程,正式审核时未扣分。
B.员工培训与演练
1.技巧:组织员工进行“问答演练”,模拟审核员提问(如“你的工时是如何计算的?”),确保回答与书面文件一致(如工资单显示“基本工资2200元+加班费800元”)。
2.数据:某玩具厂通过演练使员工访谈通过率从65%提升至92%,最终审核评分从72分升至85分。
C.数据可视化与透明化
1.技巧:将关键数据(如成品合格率、工伤率)通过看板展示,便于审核员快速获取信息(如生产车间张贴“本月合格率99.2%”看板)。
2.案例:某清洁剂厂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废水排放数据(如COD浓度≤80mg/L),审核员可直接调取历史记录,减少文件审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