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基础流程
(一)明确业务类型与资质自查
确定业务类型:EDI 许可证分为全网和地网两种。全网许可证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地网许可证仅适用于省内业务。企业需根据自身业务规划,明确所需办理的许可证类型,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办理要求和审批部门(全网由工信部审批,地网由省级通信管理局审批)。
资质自查内容:
企业是否为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不能申请。
注册资本是否达标(全网 1000 万元以上,地网 100 万元以上),需准备验资报告或审计报告。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等相关内容,若没有需先办理工商变更。
是否配备了 3 名以上技术人员(具备相关背景和 2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 1 名管理人员(熟悉行业法规和业务管理)。
企业及主要出资者、经营管理人员近 3 年内是否有违反电信监管制度的违法记录。
(二)技术系统搭建与方案准备
技术系统搭建:搭建满足业务需求的技术系统,该系统需具备用户鉴权(支持手机号 + 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交易计费(实时统计交易信息、生成电子账单)、日志审计(记录用户操作和系统状态,留存 6 个月以上)等功能。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部署 DDoS 防御系统、进行数据加密(传输采用 TLS 1.3 协议,存储采用 AES-256 算法),定期开展漏洞扫描。
技术方案撰写:技术方案应包含业务流程图(标注关键节点和与第三方的接口交互)、网络拓扑图(说明服务器部署、带宽分配等)、安全保障机制(数据加密方式、防攻击措施等)。方案要清晰体现系统的可行性和合规性,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申请材料准备与提交
材料清单:
企业基本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公司章程(经工商备案,复印件加盖公章)、股权结构图(标注股东出资比例和性质)。
人员材料: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劳动合同、社保证明(全网需近 1 个月,地网需近 3 个月)。
技术与网络材料:技术方案、网络接入协议(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签订)、服务器设备清单(若托管需提供机房租赁合同和 IDC 资质证明)。
其他材料:业务发展计划(说明业务目标、市场规划等)、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提交方式:通过工信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提交申请材料,确保材料扫描件清晰、格式正确(PDF 或图片格式,单个文件不超过 5M)。
(四)审核与结果通知
形式审核:审批部门在收到材料后 5 个工作日内进行形式审核,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合规。若材料缺失或有误,会通知企业补正,企业需在 15 日内完成补正,否则申请将被驳回。
实质审核:形式审核通过后进入实质审核阶段,审批部门会对企业的资质、技术系统、材料真实性等进行深入审查,部分企业可能会被安排实地核查。
结果通知:全网业务审批周期约 60 日,地网业务约 30 日。审核通过的企业会收到 EDI 许可证,未通过的会收到未通过原因的通知,企业可整改后重新申请。
(五)领证与后续管理
领取许可证:审核通过后,企业可在线下载电子许可证或到指定地点领取纸质许可证,领取后需核对许可证信息(企业名称、业务范围、有效期等)是否准确。
后续管理: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企业需在到期前 30 日内办理续期手续。若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等发生变更,需及时办理许可证变更。同时,每年需按要求提交年报,接受监管部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