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许可证定义
ICP许可证(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国家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许可制度,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互联网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网站或平台(如电商平台、在线广告、会员服务、付费阅读等),均需依法办理ICP许可证。仅提供信息展示的非经营性网站需完成ICP备案,但涉及盈利性交互服务的必须持有ICP许可证。
办理ICP许可证所需材料
企业基础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需明确经营范围包含“增值电信业务”)。
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股东为企业时需提供营业执照及股权结构证明)。
一级股东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企业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
人员与社保材料
3名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
近一个月(部分地区要求3个月)的社保缴费证明(需体现公司社保户信息)。
其中一名技术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彩色扫描件(部分地区要求)。
网站与域名材料
已完成备案的域名证书(域名持有人需与申请公司一致)。
网站服务器托管协议及托管商资质证明(需体现服务器所在地)。
符合审核要求的网站或APP(需避免同质化内容,部分地区对功能有明确要求)。
其他材料
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说明。
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技术方案(需涵盖服务内容、市场分析、收费模式等)。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用户信息保护制度、网站安全防护方案)。
涉及前置审批行业的批准文件(如医疗、教育、新闻等需提供相关主管部门许可)。
申请ICP许可证的核心要求
企业资质要求
依法设立的内资企业(外资比例不得超过10%,特殊行业需完全内资)。
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部分地区可能要求实缴)。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人员与能力要求
配备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提供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能力证明(如过往项目经验、客户评价等)。
网站与业务要求
网站需已完成ICP备案,且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业务模式需明确为有偿信息服务(如广告投放、付费订阅、会员服务等)。
涉及特殊行业的(如医疗、教育、新闻出版等),需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批文件。
安全与合规要求
建立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数据加密、用户隐私保护、应急预案等)。
承诺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申请流程
准备材料:按上述要求整理全部文件。
提交申请: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电子材料,并同步提交纸质材料至当地通信管理局。
审核与反馈:通信管理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受理并下发受理通知书。
现场核查:部分地区需对企业经营场所、服务器机房进行实地考察。
审批与发证:审核通过后,通信管理局在20-30个工作日内颁发ICP许可证。
注意事项
材料真实性:所有提交的文件需真实有效,虚假材料将导致申请被拒或撤销许可。
时效性:社保证明、域名备案等材料需在有效期内,过期需重新提交。
合规运营:取得ICP许可证后,企业需在网站显著位置标明许可证编号,并定期接受通信管理局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