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略大于缝隙的泡沫条,再打注硅酮耐候胶(胶面与盖板表面齐平)。
检查盖板下方沟体排水是否通畅,若沟内积水浸泡盖板底部,需疏通排水孔(坡度不足时可增设排水泵),避免长期潮湿导致盖板底部材质霉变、强度下降。
三、修复与更换(故障处理)1. 轻微损伤修复
小裂纹(长度<100mm,深度<5mm):
用角磨机沿裂纹开 V 型槽(深度略大于裂纹深度,宽度 5-10mm),清理槽内碎屑。
涂刷环氧树脂底漆(增强粘结力),待干后用环氧树脂砂浆(添加玻璃纤维短切纱)填充槽体,表面用刮板刮平。
固化 24 小时后,用砂纸打磨平整,涂刷与盖板同色的树脂保护层。
边角破损(破损面积<100cm²):
切除破损部分至平整面,用修补砂浆填充至原厚度,表面覆盖玻璃纤维布(增强抗冲击性),再涂刷树脂胶。
2. 严重损伤更换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整体更换盖板,禁止继续使用:
裂纹长度超过 100mm 或贯穿盖板厚度(受力时易断裂,存在坠落风险)。
盖板中心凹陷超过 10mm(结构已变形,承重能力大幅下降)。
绝缘电阻持续低于 10MΩ(清洁后仍不达标,可能是内部纤维受潮或混入导电杂质)。
车行道盖板固定螺栓断裂超过 30%,或角钢支撑锈蚀严重(影响整体稳固性)。
更换注意事项:
新盖板需与原型号、承重等级一致(如 C50 级车行道盖板不可用 C25 级替代)。
更换前清理支撑面,重新找平(若支撑面磨损严重,需用水泥砂浆修复),确保新盖板搭接均匀。
四、特殊环境维护(针对性措施)1. 高温 / 强紫外线环境(如南方户外、变电站露天区域)
每 2 年在盖板表面涂刷一层抗紫外线防护漆(如丙烯酸清漆),减缓树脂老化(避免表面褪色、粉化)。
夏季高温时,避免直接向高温盖板泼冷水(温差过大可能导致开裂),可在早晚温度较低时清洁。
2. 潮湿 / 腐蚀性环境(如化工园区、沿海地区)
每季度检查盖板底部是否有霉斑、纤维外露(潮湿导致树脂层剥落),可在底部涂刷防腐涂料(如聚脲涂层)。
对靠近海边的盖板,需加强固定螺栓的防锈处理(每年更换一次防锈帽,或采用 316 不锈钢螺栓)。
3. 频繁踩踏 / 碾压区域(如厂区通道、停车场)
每月检查防滑纹是否磨损(防滑系数<0.5 时,需用专用工具重新铣刨防滑纹)。
车行道盖板需每半年紧固一次固定螺栓(避免震动导致松动),并在螺栓孔周围打胶密封(防止雨水渗入锈蚀)。
五、维护记录与档案管理
建立盖板维护档案,记录每次巡检、清洁、修复的时间、内容及处理结果,包括:
盖板安装日期、型号、生产厂家、承重等级。
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附照片)、处理措施及效果。
更换记录(新盖板参数、更换原因)。
通过档案可追溯盖板的老化规律,提前制定更换计划(复合盖板使用寿命通常为 10-15 年,环境恶劣区域需缩短至 8 年)。
总结
复合电缆沟盖板的后期维护核心是 “预防为主、及时修复”,通过定期巡检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性处理不同环境下的老化问题,同时做好记录管理,确保其绝缘、承重、防护功能长期有效,保障电缆沟设施的安全运行。
清洁复合电缆沟盖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洁复合电缆沟盖板时,需结合其材质特性(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等)和功能需求(绝缘、承重、耐候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盖板损伤或性能下降。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清洁工具选择:避免物理损伤
禁用硬质工具:
禁止使用钢丝刷、钢铲、角磨机等硬质工具直接刮擦表面,以免破坏树脂保护层,导致玻璃纤维外露(影响绝缘性和耐候性)。
优先选择软质工具:如尼龙毛刷(刷毛硬度≤60 Shore A)、海绵、棉质抹布,用于清理表面附着的灰尘或轻微污渍。
高压水枪使用规范:
水压控制在1.5-2MPa(过高水压可能冲蚀树脂层,尤其对边角、拼接缝等薄弱部位)。
水枪喷嘴与盖板表面距离保持30-50cm,呈 45° 角冲洗(避免垂直直射导致局部受力过大)。
二、清洁剂选择:防止化学腐蚀
禁用腐蚀性试剂:
juedui禁止使用强酸(如、)、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有机溶剂(如汽油、香蕉水),这些物质会溶解树脂基体,导致盖板表面粉化、分层。
避免使用工业洗涤剂(如含氯漂白剂、除垢剂),其成分可能破坏树脂与纤维的粘结力。
推荐安全清洁剂:
普通污渍:清水(优先用自来水,避免用含矿物质过高的地下水,防止干燥后留下水痕)。
油污 / 黏性污渍:中性洗涤剂(如洗洁精、肥皂水,pH 值 6-8),擦拭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残留泡沫。
顽固污渍(如鸟粪、霉斑):用稀释的白醋(浓度≤5%)擦拭,静置 5 分钟后冲洗(酸性较弱,对树脂影响小)。
三、清洁流程:保护功能完整性
先清理缝隙,再清洁表面:
清洁前先清除盖板拼接缝内的杂物(落叶、石块、泥沙),避免冲洗时杂物嵌入缝隙深处,导致后期堵塞或密封胶脱落。
若缝隙内有硬化的密封胶残渣,可用竹片(而非金属片)轻轻剔除,防止划伤盖板边缘。
特殊区域清洁顺序:
绝缘要求高的区域(如变电站、配电室):先干擦(用干布去除导电粉尘),再用微湿抹布擦拭(避免水分残留影响绝缘电阻),最后自然晾干(禁止用吹风机高温烘干,以防树脂老化)。
车行道或重载区域:清洁前先检查盖板是否松动,若有晃动需先固定(避免清洁时盖板位移导致意外)。
四、特殊场景清洁:针对性防护
油污污染处理:
若表面沾染机油、柴油等油污,需在油污未干涸前处理(干涸后易渗入树脂内部):先用干布吸除多余油污,再用中性洗涤剂局部擦拭,重复 2-3 次直至无油痕,最后用清水冲洗。
冰雪覆盖清洁:
冬季积雪需及时清除,优先用塑料铲(而非铁铲)轻刮,避免铲头与盖板表面硬性摩擦。
禁止使用盐类融雪剂(如氯化钠、氯化钙),其成分会通过毛细作用渗入材料内部,导致玻璃纤维腐蚀、强度下降(可用环保型融雪剂,如醋酸钾,但需控制用量并及时冲洗残留)。
导电粉尘环境(如工业区):
每月至少用干布擦拭 1 次,避免金属粉尘堆积形成导电通路(影响绝缘性)。若粉尘已结块,可用软毛刷轻扫后再用吸尘器清理,禁止用水直接冲洗(防止粉尘溶解后渗入缝隙)。
五、清洁后检查:及时处理隐患
表面状态检查:
清洁后观察盖板是否有新出现的裂纹、分层(可能因清洁时用力不均导致),尤其注意边角部位(若发现纤维外露,需及时用环氧树脂胶封闭)。
绝缘性复查:
对强电区域的盖板,清洁后 24 小时(确保完全干燥)需用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应≥100MΩ),若电阻下降明显,需排查是否因清洁剂残留或表面损伤导致。
缝隙密封修复:
若清洁过程中发现拼接缝的密封胶脱落,需在盖板干燥后重新填充(用硅酮耐候胶,与盖板表面齐平),防止雨水、杂物再次渗入。
总结
清洁复合电缆沟盖板的核心原则是 “温和处理、保护材质、兼顾功能”:既要有效去除污渍,又要避免物理刮伤和化学腐蚀,同时保障其绝缘、承重等核心性能。针对不同污渍和环境选择适配的工具与方法,清洁后及时检查修复,可延长盖板使用寿命并确保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