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变送器的安装方式需结合测量介质特性(如腐蚀性、粘稠度、温度)、工艺工况(如压力范围、管道振动)及安装环境(如空间大小、防爆要求)综合选择,核心目标是确保测量精准、设备稳定运行及维护便捷。以下是常见的 6 种安装方式,包含适用场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直接安装(法兰 / 螺纹直接连接)这是最基础的安装方式,通过变送器自带的法兰或螺纹接口,直接与被测设备(管道、储罐)的取压口连接,适用于清洁、无杂质、低粘度的介质(如干净气体、清水)。
分类与特点:螺纹直接连接 | 低压 / 中压工况(通常≤10MPa)、小口径管道(DN15~DN50) | 1. 螺纹规格需与取压口匹配(常见 G1/2、NPT1/2); 2. 密封需用耐油石棉垫或聚四氟乙烯胶带,防止介质泄漏; 3. 避免过度拧紧导致接口损坏。 |
法兰直接连接 | 高压工况(>10MPa)、大口径管道(DN50 以上)或易结晶介质 | 1. 法兰标准需与工艺管道一致(如 PN1.6/PN10、DN25); 2. 法兰垫片材质需适配介质(如耐腐蚀用四氟垫片、高温用金属缠绕垫); 3. 螺栓需对称均匀拧紧,保证密封面受力一致。 |
避免变送器直接接触高温介质(如>150℃的蒸汽),需搭配冷凝管(见下文 “冷凝管安装”),防止传感器元件损坏。
二、支架安装(固定支架 + 管道连接)当被测管道振动较大、空间狭窄无法直接安装,或需调整变送器高度(如避免积液)时,通过金属支架将变送器固定在墙面、立柱或平台上,再用导压管与取压口连接。
适用场景:管道振动频繁的工况(如泵出口管道);
变送器需远离高温 / 高湿区域(如锅炉附近);
需统一布置仪表的场景(如仪表盘、控制室周边)。
操作要点:支架材质需适配环境(如室外用 304 不锈钢防腐蚀,室内用 Q235 碳钢);
支架需牢固固定,避免因振动导致变送器位移或导压管断裂;
导压管长度不宜过长(建议≤5m),且需有 1:10~1:20 的坡度(便于排气 / 排液)。
三、导压管安装(远程取压)当变送器无法靠近取压点(如取压点在高温设备、有毒介质管道上),或需缓冲介质冲击时,通过导压管(金属管 / 软管)将取压口与变送器连接,实现远程测量。
适用场景:介质温度高(如蒸汽、高温热油)、有腐蚀性(如、强碱);
取压点位置危险(如高空管道、防爆区域);
介质含少量杂质(导压管可加装过滤器)。
关键设计要求:气体介质 | 导压管需向上倾斜(坡度 1:10),避免冷凝水积液进入变送器; 在最低点加装排污阀,定期排水。 |
液体介质 | 导压管需向下倾斜(坡度 1:10),避免气体滞留形成 “气堵”; 在最高点加装排气阀,定期排气。 |
高温介质 | 导压管需缠绕保温层(如蒸汽伴热),或加装冷凝罐(见下文),防止介质温度过高损坏传感器。 |
腐蚀性介质 | 导压管需选用耐腐蚀材质(如 316L 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管)。 |
针对高温蒸汽或高温液体(如饱和蒸汽、锅炉水,温度>150℃),直接测量会导致变送器传感器(如电容式、扩散硅式)因高温失效,需在取压口与变送器之间加装冷凝管(或冷凝罐) ,利用空气冷却使介质降温至 80℃以下。
安装方式:冷凝管需垂直安装,长度根据介质温度确定(通常 0.5~1m,高温介质需更长);
冷凝罐需水平放置,容积需满足 “介质冷凝后不充满导压管”(通常 100~200mL);
冷凝管 / 罐材质需与介质兼容(如蒸汽用 20# 碳钢,腐蚀性高温介质用 316L 不锈钢)。
注意事项:首次投用前需向冷凝罐内注入隔离液(如蒸馏水、变压器油),防止蒸汽直接冲击变送器。
总结:安装方式选择决策表清洁、低粘度、常温介质 | 直接安装(螺纹 / 法兰) |
管道振动大、空间狭窄 | 支架安装 + 导压管 |
高温蒸汽 / 液体 | 冷凝管 + 导压管 |
强腐蚀 / 粘稠介质 | 隔离罐 + 导压管 |
食品 / 医药卫生场景 | 卫生级快装法兰安装 |
取压点偏远 / 危险区域 | 导压管远程安装 |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安装后需进行零点校准和密封性测试(如打压试漏),确保测量误差符合要求(通常≤0.5% 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