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的基础概念
(一)概念与目的 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地加人具有一定塑性的生胶、塑炼胶、再生胶中的工艺过程称为混炼。简单来说,在炼胶上将各种配合剂加入到橡胶中制成混炼胶的工艺过程叫做混炼。 (二)组成体系
混炼工艺流程及要求
(一)工艺流程橡胶混炼工艺流程为:生胶和配合剂→原材料加工处理→配合→混炼→冷却→停放→混炼胶 (二)工艺上对混炼要求 1.保证配合剂的均匀分散,避免结团现象; 2.使补强剂与生胶产生一定数量的结合橡胶,达到良好的补强效果,以利制品性能的提高; 3.使胶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保证各项工艺的顺利进行; 4.在保证混炼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混炼时间,减少动力消耗,避免过炼现象。
混炼前要做什么准备
(一)原材料和配合剂的质量检验 实际生产中应用的生胶和配合剂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技术指标要求。原材料在长期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质量有可能出现问题,不同的生产厂家,原材料的质量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按照规定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 (二)配合剂的补充加工配合剂的补充加工包括固体配合剂的粉碎、干燥和筛选,低熔点固体配合剂的熔化和过滤,液体配合剂的加温脱水和过滤。 (三)油膏和母炼胶的制造 预先制备油膏可使配合剂易于在胶料中混合分散,减少飞扬损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保证胶料的混炼质量;在通常混炼条件下短时间内难以混合均匀且混炼生热量多,能耗较大的某些配合剂可加工制成母炼胶。Zui常见的有促进剂母炼胶、炭黑母炼胶、化学塑解剂母炼胶等。 (三)称量和配合 混炼胶料所用原材料应按照配方规定的生胶及配合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称量和配合。称量和配合操作必须做到细致、、不漏、不错。
混炼有几种?优缺点是什么?
根据所用设备不同,混炼操作可分开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 (一)开炼机混炼开炼机混炼是橡胶工业Zui老的方法,与密炼机相比,缺点是混炼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和环境污染,并且胶料质量不高,优点是开炼机灵活性较大,适合工厂规模小、胶料批量少、品种多的生产加工。特别适用于海绵胶,硬质胶和生热量较大的合成胶(如丁腈胶)的混炼。
(二)密炼机混炼 密炼机混炼特点是在密闭室中的高温加压条件下进行的。与开炼比较,密炼机容量大,混炼时间大短,效率高,混炼、排料和投料易于机械化,自动化,劳动强度低,操作安全,药品飞扬损失小,胶料质量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好。但密炼室温度很高,使对温度敏感的胶料混炼受到限制,不适合浅色制品和品种变换频繁的胶料混炼,另外,炼得的胶料形状不规则,需经压片机补充加工。
五、常用的几种橡胶的混炼特性是什么?
(一)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的混炼加工性能较好,包性好,湿润性好,吃粉快,配合剂的分散较容易。天然橡胶易包热辊,混炼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过炼,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开炼机混炼时辊温一般控制在50~60℃(前应较后高5℃)用密炼机混炼时,多采用一段混混炼时间一般为20~30min。用密炼机混炼时,多采用一段混炼法。 (二)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混炼时,生热较大,胶料升温快,因此混炼温度应比天然橡胶低。丁苯橡胶对配合剂的湿润能力较差,配合剂在丁苯橡胶中较难混人,因此混炼时间要比天然橡胶长。用开炼机进行混炼时,为便于操作,应使前辊的温度低于后辊5~10℃,丁苯橡胶易包冷辊。密炼机混炼时,炼胶容量应适当减小,采取分段混炼法有利于填料的分散。 (三)顺丁橡胶 顺丁橡胶顺丁橡胶因弹性复原大、冷流性较大,故混炼效果较差。其包辊性差,混炼时易脱辊,一般需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四)氯丁橡胶 氯丁橡胶开炼机混炼时的缺点是生热大,易粘辊,易焦烧,配合剂分散较慢,因此混炼温度宜低,容量宜小,辊筒速比也不宜大。用开炼机混炼时,为避免粘,温一般控制在40~50℃(前辊比后辊温度低5-10℃),并且在生胶捏炼时,距要逐渐由大到小进行调节。 (五)丁腈橡胶 丁腈橡胶通常用开炼机混炼,但其混炼性能差,表现在混炼时生热大,易脱辊,对粉状配合剂的湿润性差,吃粉慢,分散困难,当大量配有炭黑时会因胶料升温快而易于焦烧。 (六)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冷流性大,配合剂分散困难。用开炼机混炼时,包辊性差,高填充时胶料又易粘辊。 (七)乙丙橡胶 乙丙橡胶因自黏性差,不易包辊,故混炼效果较差。用开炼机混炼时,一般先用小辊距使生胶连续包辊后,逐渐调大辊距,加人配合剂。混炼温度一般控制为前辊温度60~75℃,后辊温度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