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R认证的重要标准:
1.材料来源追溯性:PCR材料必须来源于消费后的废弃物(如家庭、商业或工业终端消费者使用后的包装、日用品等),而非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企业需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追溯体系,确保材料来源可追溯至回收站或社区,并提供采购合同、检测记录、运单、交付单等证明文件。若供应商无PCR认证,审核机构会实地检查其运营地址和原料破碎工厂;有认证的供应商需提供PCR证书及相关购买单据。
2.材料比例要求:产品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PCR材料,且该比例需达到认证机构设定的标准(通常≥20%)。企业需明确标注产品中PCR的实际比例(如30%、50%),并通过第三方检测验证。虚报比例可能导致处罚,凸显合规性的重要性。
3.产品质量与性能:使用PCR材料不得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再生塑料的质量和性能需符合相关标准(如ASTM D7081),确保满足拉伸强度、耐热性等指标。企业需建立严格的生产流程、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对成品进行耐用性、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的测试。
4.环保要求:企业的生产过程应满足环保标准,包括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使用环保材料等。例如,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节能设备、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处理过程需符合当地环保法规(如泰国《危险物质法》),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并证明对重金属、添加剂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能力。
5.法律法规与社会责任: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工权益保护、反腐败等,并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如SA8000),确保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禁止使用强迫劳动或童工,保障员工权益。
标识与声明:企业需在产品上进行特定的标识和声明,以告知消费者产品中包含的PCR材料比例及相关信息。标识和声明需准确、真实,符合认证机构的要求。
现场审查的内容涵盖部分:
1.消费后废弃物检查:审核员会核实PCR材料是否来源于家庭或商业终端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物,而非生产边角料。这是PCR认证的核心要求之一,确保材料来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供应链记录审查:检查采购合同、检测报告、运单等文件,确保材料来源可追溯至回收站或社区。企业需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记录,证明PCR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均符合认证标准。若企业无法提供完整记录,可能被要求补充材料或面临审核不通过的风险。
3.环保工艺评估:审核员会检查回收处理过程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如泰国《工业标准》TIS),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企业需证明回收处理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再生塑料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保证。例如,清洗剂残留超标可能导致再生塑料性能下降,被要求整改。
4.污染物控制测试:企业需证明对重金属、添加剂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能力,确保再生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审核员可能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验证其是否满足相关环保要求。
5.能源与废弃物管理:检查企业是否采用节能减排设备,控制废水、废气排放,并保留运输工具轨迹数据(如GPS监控)以供审核。企业需展示其在能源管理和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6.物理性能测试:产品需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如泰国TIS 17062560对再生塑料的要求),包括拉伸强度、耐热性等指标。审核员可能对产品进行抽样测试,验证其质量和性能是否满足认证要求。
7.化学安全性测试:若产品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需通过FDAThailand或等效认证(如EU 10/2011或FDA CFR 21)。审核员会检查产品是否满足相关化学安全性标准,确保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8.PCR含量验证:通过第三方检测确认产品中PCR实际比例是否达到申报值。企业需提供准确的PCR含量数据,并接受审核员的验证和抽查。
9.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检查企业是否具备ISO 14001认证或符合当地环保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合规。企业需展示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包括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监测报告等文件。
10.社会责任表现评估:审核员会检查企业是否建立SA8000等体系,保障劳工权益,禁止使用强迫劳动或童工。企业需展示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包括劳工权益保护政策、反腐败政策等文件。
11.文件与记录完整性:企业需提供PCR手册、程序文件、培训记录等,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执行。审核员会检查这些文件和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并符合认证机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