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随后,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细则。在绿色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尤其是钢结构住宅以其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安全抗震等多重优势,受到了行业和相关部门的青睐。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表示,钢结构住房的发展将有助于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不过企业本身就具有投资冲动,而有着银行和地方政府双重支持的钢企更是对上马新项目由衷喜欢。因此,在促进钢结构住房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谨防新项目的盲目上马,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现在国外建筑用钢占了钢铁产量的10%-30%,而2012年我国钢铁产量是7.3亿吨,如果我国建筑用钢比例能够增长到10%,这一数字也将达到7300万吨,与不含钢筋的建筑用钢量之间有将近4300万吨的缺口,和2012年我国钢铁过剩产量几乎相仿。单纯地从静态数字上来看,我国钢企的生存状况将会获得极大改善。不过,因为数字背后的产品类型并不匹配,所以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另外,虽然目前除了几家龙头企业外,其它大量的钢结构企业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从产能匹配上来看,对上马新的钢结构项目的要求并不强烈,但是钢结构住房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刺激其它企业的神经,背后若再有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推动,很可能会让化解产能过剩的预期落空。不过基于市场化改革的考虑,笔者并不建议发改委对新项目的上马进行严格的管制。
总之,尽管有多重政策的推动,但是钢结构住房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短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另外市场化改革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过近期的举措透露出国家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决心,因此中长期来说钢铁产业依旧有着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产能过剩也有望提前获得良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