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狮子舞源于何时,难以考证,据我国有关史料考证,由汉代起狮子从西亚传到中国,这种动物的威武形象被人们神化后,成为一种能驱魔逐邪的偶像,逐渐成为一种图腾标志。而古人把模仿动物的形象编为一种舞蹈来表演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甚至从民间发展到宫廷。从史料中查证,中国在隋唐时,就出现了宫廷和民间的狮子舞,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并有《五方狮子舞》之史书。历代的《香山县志》载:“……自古而然……,遇神诞日张灯歌唱……,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由此可见,中山舞狮子古而有之。中山的狮艺从古至今因历史的原因与广东,或者是岭南区域的狮艺一样,统称为南狮。从现有的史料和传统的狮艺中佐证,中山的狮子舞主要源出于传统的南拳武术套路,亦是中山城乡广泛流传的民舞之一。在狮子的造型上,中山各地的狮子造型为:勾鼻如鸡公,头似鸭嘴状,狮身多以五彩布条来缝制,称为狮被,在舞动时,一人舞狮头,一人摆狮尾,随时换人,并在舞狮的同时,采用一、二人头戴大头佛面具随鼓点作引狮、戏狮等舞蹈配合,由于狮子舞的舞步多源出于南拳等武术的套路。因此,往往在表演狮子舞之前或同时,均有武术者作棍、刀、叉、剑、条凳等南派器械武术表演,与狮子舞的表演溶为一体,另有一番特色。中山历史上的狮子舞主要有几种特点。
中山的狮子舞,从狮子的造型,狮被的颜色中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的狮被颜色和狮头的颜色主要以红、黄、白浅色的色调为主,舞文狮者多以写意的舞步和招式,着重表现狮子的温驯神态和动作,如搔痒、舐毛、抖毛、打滚、嬉戏等温静的方面,而在喜庆节日或庆典中,则加进一些采青舞步,如采地青、抬青、盘青、凳青等内容的技巧动作。在舞狮的鼓点上则多采用三星和七星鼓点。文狮的狮头造型最突出一点是狮头的嘴下胡须较长,头上的猗角较长而软,狮须颜色多以白色为主。武狮的狮被和狮头的颜色,主要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调,多以白色作线条。狮头的造型与文狮的造型亦有所区别,武狮的狮子猗角短而硬,狮须较短,色较杂,与狮被颜色协调多以红和黑色作须。因此有“武狮牙擦须”之称。在清未民初,中山出现一种鹰面独角,貌似麒麟的狮头,习惯上称为“狮眼狮”的狮子,造型较传统的狮子小,但按其舞步和狮艺特点来区分,属于武狮的范畴。这种“狮眼狮”的造型在今天较多采用
从中山的历史及地理位置而言,中山处于珠江出海口的西侧,河涌交错。五桂山的山林茂密,导致海盗山贼出没较频密,也由于宗派氏族械斗频繁。因此,中山人过去多以舞武狮较多的传统,从而体现了各种武术的套路溶汇在舞狮子的狮艺中,充分体现了万兽之王狮子,尤其是雄性狮子的凶悍,骁勇的性格,亦体现各种武术流派的套路特点。由于武狮的狮艺多以翻腾,采高青和配合武术器械的表演。因此,中山狮艺中的武狮鼓点多以五星和七星鼓点为主,这是中山狮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狮艺特点。
中山狮艺特点之二是:由于中山以舞武狮为主,所以在喜庆、社火、岁时节日作助兴表演外,还经常辟办“舞狮场”(俗称耍狮场)的专题竞技活动。舞狮场,在历史上中山人称为:出狮场、耍狮场,是以醒狮比赛为主题的集民间武术和民间舞蹈于一体的民间娱乐、竞技活动。耍狮场,源出于佛教节日的狮子会,据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诸禅僧皆坐斋会,惟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而武僧却在此时,要用舞狮的方法向长老汇报所学武技,以显其习武护法门之技艺,后流传至民间以舞狮会友或作表演。因以舞狮为主题,习惯上称耍狮场而沿袭下来。中山的耍狮场习俗是否源于此,难以考证。但据地方文献及口碑资料称,中山在立县之前,就已有此俗。传统的耍狮场,场地多造在山坡向阳地或晒谷场,已收割的稻田等开阔之地方,在场上用竹、木搭起四至五尺高、二十平方米宽的高台,台上置有一个大狮鼓和大锣大钹的锣鼓架,在这锣鼓架前十米左右,竖一根六至十米高的大茅竹或大杉木,顶端悬吊着一块红布及一束生菜、椰菜或榕树叶等绿叶。称为“青”,在青内置有“红包”(称“利是”)。在客家人居住的山区,有在耍狮场的活动中加进“抢花炮”的活动。在耍狮场大会召开前,习惯上有广发“帖子”的习惯,过去称之为“发英雄帖”,有如召开武林大会性质的武术竞技交流大会的性质,但只不过是“以狮会友”切磋狮艺的大会。到了择定的日子,参加耍狮场的各狮队齐集之际,一般是由各狮队来一番武术表演,常见的有:各种拳术、长拳、太极、咏春、蔡李佛、五形拳、金钟罩及器械,如棍、棒、刀枪、剑戟、条凳等武术套路的表演。随后,各狮队点名抽签进入醒狮比武。三通鼓后,各狮队先自己表演,然后“捉对”角逐,大会评判的标准与现代的《中国舞狮(南狮)竞赛规则》有所不同,传统耍狮场的评判,主要以狮子舞的难度,狮路的流畅,与锣鼓的节奏等狮艺的优劣决出输赢,最后赢者则跃上竿顶抢“青”。往往一番龙争虎斗之后,很多狮头被顶烂,狮被被撕碎,舞狮者亦会损伤。相传,这种耍狮场技艺,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几乎每年都有举办,一直流行至解放,而到民国时期多出现宗派的械斗,导致伤人事故和积怒的产生,因此,在民国时期,“耍狮场”的活动逐渐减少,改为不定期举办,但其场面较以往的要大。在1948年广东省举办的全省醒狮武术大会上,中山也有组队参加并取得好的成绩。解放后,耍狮场逐渐被淘汰。直至八十年代初,为发掘中山的狮艺,文化人通过发掘、整理,于1984年举办了首届“中山市醒狮大赛”,由此中山的传统狮艺得到发展,在保留传统醒狮技艺的基础上,中山的醒狮师傅们创出了“南狮北舞”的新狮艺,以健武狮队的《高涧采青》、《高台采青》等狮子舞代表中山狮艺参加了首届东方艺术节的开幕式,在展示中山新狮艺的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文化的精粹。
中山狮艺特点之三是多种狮艺并存。中山地域不大,但自然村不少,就狮艺来讲,各村都不同,亦极富地方特色。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中山传统上分为沙田区、民田区、山区、海岛等区域,而不同区域的居民其生活习俗不同,习武套路及师傅也各异,因此直接影响到狮艺不同。沙田区由于海侵海蚀冲击的缘故,堤围河涌较多,导致了地滑、干硬、桥多,在舞狮时,因地滑、堤围不平,故舞狮者的狮步较小而密,以防滑倒。所以多舞文狮,鼓点多采用三星鼓点,采青狮艺上多以采盘青、地青、蛇青、蔗青、沙煲青、蟹青等为主。在民田区,因其日常劳作,多以经济作物、淡水养殖、小手工业为主,其狮艺亦随生活习俗而流传。民田区的住宅多为砖屋,街道较沙田区的要直、平坦,故而其狮子舞的狮步要大要稳,跳跃动作较多。因此,民田区的狮子舞多在集市开阔地表演,其狮艺上多采用文、武狮混合表演,也多采用三星和七星鼓点配合。但以文狮为主,以表现文人雅仕的风范,以表现狮子温驯的特点。在采青的狮艺上,除有沙田区的采青表现形式外,还有采凳青、屋檐青、高台青、旗杆青(亦称柱青、高青)等。中山虽是以沙田区、民田区为主的地区,也有丘陵台隆起的“山区”。作为中山的山区,过去山林繁密,山贼强盗及野兽多有出没,居住在山区的多为客居中山的客家人,因语言的关系及居住环境的关系,多被人称为“俟(ai)子佬”、“山佬”而被外人欺负。因此,客家人多有习武的传统,而客家人多从中原而致,俗语讲,其祖宗多是北方人,因而继承了原居住地的武术套路,这就有了武术上的“南拳北腿”之说,这一习俗,直接影响和溶汇在狮艺中,导致了客家人或者说山区人的狮艺,主要以武狮为主,历史上的耍狮场,客家人的狮艺往往夺冠。与沙田区和民田区的狮艺相比,客家人的狮艺,主要以八挂棍、甘家棍、杨家枪、舞条凳、舞铁笔、蔡李佛拳、螳螂拳、洪拳、金钟罩、太极等武术套路作狮步,以五星鼓点为主和采高青为多的狮艺而流传。
中山传统狮艺特点之四是:“木兰班”和“童子班”。在中山醒狮活动中,各乡村多是青壮年男性来表演,亦有小孩表演的,俗称“童子班”。一般来讲,童子班醒狮,多舞文狮,年龄在六岁开始就学习狮艺,较多的是祖传或拜名师学武术而先学狮子舞,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中山“木兰班”醒狮的历史悠远。据地方史料和客家人的宗谱中均有记载。相传客家人早在西晋时就已从黄河流域一带南迁,据石门大象埔村甘氏族谱记载:中山的客家人多在南宋期间从山东一带逐渐迁徒而至,在其老家时,客家人积极参与了岳飞抗金的斗争。岳飞死后,受株连而逃出山东四散而居。因此,客家人多会武功。南逃后,亦曾参加各地的农民起义和抗击外侮的战争。据石门客家“木兰班”的“师姐”们称,“木兰班”源于“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又有学“木兰从军”之说。不管如何,中山客家人的“木兰班”醒狮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习俗。从狮艺上分析,“木兰班”女子舞狮与男子舞狮大致相同,鼓点一样,多采用五星和七星鼓点,在狮艺的套路上,木兰班的舞狮者,多采用咏春拳及蔡李佛拳的套路,亦有采用其他南拳套路,相比之下,木兰班的狮步比男性舞狮较为柔和,从整体上看其狮艺刚柔结合较好,多以文武狮结合表演,舞狮的同时,伴有枪、剑、刀术表演,并且木兰班舞狮时多有童子班加入一起表演。这二个班,较多表现的是狮子温驯、活泼的神态。在采青狮艺上,多以采地青、盆青、条凳青、台青为主。也有采高青的技艺。在现代的醒狮中,也有女子打狮鼓、打锣钹的,但“木兰班”的狮艺还是极少的。
童子班与其他的狮艺相比大致相同,但整体上,童子班的狮子舞较为活泼。由于童子班的舞狮者体轻灵活,因此也有采高青的技艺。
在中山狮艺中还有一种特色,就是醉狮舞。中国历史传统的武术中有醉拳、醉剑等特殊技艺,而醉龙舞、醉狮舞则是中山历史上传统的民舞技艺特色之一。相传醉狮舞与宗教传统习俗有关;据传是源出于佛教的“狮子会”和四月八浴佛节。相传,在宋元之际,有一年正值旧俗四月八浴佛浮屠盛会,香山(今中山)北门外的一间武馆教头,一早便带徒弟到关帝庙舞狮助兴,这位教头平日好酒贪杯,且常饮至酩酊大醉。这天舞至正午,他已口干身泛。便独自跑回武馆独酌,不觉多饮几杯,倒地而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睡梦中忽闻狮鼓声喧,人声沸腾,这位教头尚在醉梦中,疑是在耍狮场,即一跃而起,顺手举起馆中的狮头,但步履艰难,摇摇欲坠,脚下走出了醉步,借着酒意,在街上大舞,引得街上行人四周躲闪而观看。这教头越舞越兴,因酒醉而神志不清,加上“生风一撞”,在气喘中张口就吐,胃中之污秽物从狮头的口中喷出,一时间引得街上人哄笑不已,直至其舞到精疲力倦,加上酒气上头竞醉倒地上不起,待门徒闻讯赶至才扶回武馆休息。自此,每逢四月八或九月重阳时候,这间武馆都兴起舞醉狮。据这间武馆的后人讲,原来舞醉狮是无狮路而言的,后来,发展成为用太极和醉拳的套路步子作狮步,狮艺上较多采用滚动和跳跃的动作,要求舞狮尾的人更要武艺高强,以保护舞狮头者。在鼓点上采用不规则的敲击,以舞狮者的狮步为准,极少有采青的狮艺出现,也由于以“醉”字为主。所以,经常是舞完醉狮后,都要换狮头。这一独特的狮艺,解放后逐渐少流传,而所见的醉狮舞,多是年长的、武术功底较强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