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地区的调研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一向对期货不太“感冒”的部分石化生产企业现在对期货的关注度普遍提高,甚至有些国有企业对于参与期市已跃跃欲试。
据了解,目前塑料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贸易商的期货参与度最高。许多大中型贸易企业成立了期货部门,除了在适当的时机做套期保值以外,还做适量的投机交易,对塑料期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塑料生产企业在期货市场却没有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参与更少。
塑料期货的参与主体出现这样的分化,与石化生产企业的特点不无关系。“石化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进入门槛高。”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北京产业中心总经理高春民说,现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与期货价格有很大区别,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当然,目前国内化工期货品种的市场容量还太小,品种不够丰富,这也是一些大型石化企业不便参与的客观条件。”他表示。
除此之外,石化生产企业大部分属于国企,有统一的销售公司,各种机制的约束也是其期货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其实在去年沥青期货上市时,我们已经向上级单位提交了参与期货的申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被批准。”华东地区某石化企业的负责人无奈地说,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参与期货,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期货价格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来看,石化企业普遍重视期货价格,尤其是华东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理念比较先进,接受期货更为容易。”高春民称。
据上述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而该企业的原油全部依赖进口。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目前企业生产还处在亏损状态。“如果我们能利用期货工具,提前三个月或六个月将原材料或产品价格锁定,就可以减少亏损,对企业的平稳运营会有很大帮助。”该负责人坦言,企业现在有这么大的仓储空间,希望成为期货实物交割仓库,如果再参与期货的话,对企业也是比较有利的。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塑料期货价格不仅影响着贸易商和终端用户,对石化企业的经营决策也起着指引作用。不少石化企业已积极推动企业期货机制形成,准备在未来合适时机参与期货市场。
“未来随着国有石化企业的入场,塑料期货和现货流通市场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期货市场进一步成熟,产业与期货结合度进一步密切,相信塑料期货的市场功能将得到更大发挥。”东证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朱鸣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