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led产业已初具规模,并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led产业年销售额超过了1500亿元,产量增速近50%,从事led产业的企业已超过8000家,已经形成了外延及芯片制造、封装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产业也面临专利标准体系不完备、产业政策不健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的严峻格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错失发展良机,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应加快完善产业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紧抓重点,大力建设专利标准体系
led外延片及芯片是led行业的核心部件,占据led产业链约70%的利润,也是专利竞争最集中、最激烈的环节。中国led外延芯片缺少核心专利,特别是应用于led照明的大功率外延芯片基本被科锐、欧司朗等厂家垄断,专利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led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面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以优势单位为依讬,建立开放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led照明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相关组织、相关协会、研究单位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
(二)规范市场,建立健全产品监督机制
当前市场上的led照明产品,存在虚假宣传、指标混乱、产品安全等问题,致使劣质产品通过不正当竞争大量占领市场,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产品监督机制来规范市场环境。这就需要发挥产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定期向市场公布优质led照明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指标,推动淘汰劣质产品;构建led照明产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制定、产品检测、资质认证、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增强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加快国家级led器件、光源检测机构的建设,提高检测水准和服务能力。
(三)控制成本,加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led企业面临减小成本、降低价格的压力。成本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节能收益难以弥补led照明与传统照明间的成本差距;另一方面源于国外少数企业的技术垄断,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少数上游厂商占据,而中国大部分下游企业则缺少对产品定价的能力。建议企业通过健全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转化、应用机制,研发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合理引导,谨防投资过热与产能过剩
led照明因产品价格过高、品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制约,市场潜力短期内难以完全爆发,而众多投资商、厂家已经开始大规模投资及扩产,甚至部分县级政府部门也在筹建led产业园区。投资过热造成产能急剧扩张,产业链上下游均出现产能过剩。在目前led芯片的核心专利被国外少数厂商掌控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产能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甚至大规模亏损。解决此类问题,应该通过优化政府和市场有效协作机制,尽可能降低产能过剩的风险和负面效应。一方面要调整行业结构,积极推进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文章转自 www.jnwhled.com 济南万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