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

什么是晶间腐蚀?影响晶间腐蚀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6-23 09:00:00 信息编号:1607456
什么是晶间腐蚀?影响晶间腐蚀的因素有哪些
供应商:
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商铺
企业认证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联系人
谷经理
手机号
13545270223
访问统计
1558次
让卖家联系我
13545270223

详细

观看什么是晶间腐蚀?影响晶间腐蚀的因素有哪些视频:

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选择性腐蚀。晶界是不同晶粒之间的交界。由于晶粒有着不同的位向,故交界处原子的排列必须从一种位向逐步过渡到另一种位向。因此,晶界实际上是种“面型”不完整的结构缺陷。晶界上原子的平均能量因晶格畸变变大而高于晶粒内部原子的平均能量。所高出的这部分能量称为晶界能。纯金属的晶界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比晶粒本体的腐蚀速度快,原因在于晶界的能量较高,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     

特征 晶间腐蚀的特征是在金属表面还看不出破坏时,晶粒之间已丧失了结合力,也失去了金属的清脆声,严重时只要轻轻敲打就会破碎成粉末。   

产生晶间腐蚀的条件: 

1、金属或合金中含有杂质,或者有第二相沿晶界析出。

 2、晶界与晶粒内化学成分的差异,在适宜的介质中形成腐蚀的电池,晶界为阳极,晶粒为阴极,晶界产生选择性溶解。 

3、有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 在某些合金-介质体系中,往往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弱氧化性介质(如充气海水)或强氧化性介质(如浓硝酸)的特定腐蚀介质中,可能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    

腐蚀机理 

1、贫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易析出第二相,造成晶界某一成分的贫乏化。 

(1)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因晶界析出Cr23C6相,造成晶界贫铬,则为贫铬理论; 

(2)对于镍钼合金,晶界析出Ni7Mo5,晶界贫钼; 

(3)对于铜铝合金,晶界析出CuAl2,造成晶界贫铜。        

例如将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加热至1050~1150℃固溶碳的固溶度为0.10~0.15%,随后进行淬火,经固溶处理的1Cr18Ni9钢是一种碳过饱和体,不会产生晶间腐蚀。在700~800℃温度范围内,碳的固溶量不超过0.02%,过饱和的碳要全部或部分从奥氏体中析出,这时碳将扩散到晶界处,并与晶界处的铁和铬化合生成含铬量高的碳化物Cr23C6,消耗了晶界区的铬,而铬在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比其在晶界处的扩散速度要慢得多,来不及补充晶界区消耗的铬,因此在晶界区形成贫铬区。对于不锈钢来说,由于晶界钝态受到破坏,在晶界上析出的碳化铬周围贫化铬区就成为阳极区,而碳化铬和晶粒处于钝态成为阴极区,在腐蚀介质中晶界与晶粒构成活化-钝化微电池,该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的面积比,加速了晶界区的腐蚀。      

2、晶间σ相析出理论: 对于低碳的高铬、高钼不锈钢已不存在贫铬的条件,可是在650~850℃内热处理时,会生成含铬42~48%的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在过钝化电位下,相发生严重的腐蚀。其阳极溶解电流急剧地上升。可能是σ相自身的选择性溶解的缘故。 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一般只能在很强的氧化性介质中才能发生溶解。因而检测这种类型的腐蚀必须使用氧化性很强的65%的沸腾硝酸,才能够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达到过钝化区。   

3、晶界吸附理论: 超低碳不锈钢在1050℃固溶处理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也会出现晶间腐蚀,此时不能用贫铬或σ相析出理论来解释。实验表明,P杂质达100ppm或Si杂质达1000~ 2000ppm时,它们在高温区会使晶界吸附,并偏析在晶界上,这些杂质在强氧化剂介质作用下便发生溶解,导致晶界选择性的晶间腐蚀。这种钢经敏化处理后,反而不出现晶间腐蚀,这是由于碳和磷生成磷的碳化物,限制了磷向晶界的扩散,减轻杂质在晶界的偏析,消除或减弱了刚才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上述几种晶间腐蚀理论并不矛盾,他们各自适用于一定的合金组织状态和介质条件。贫化理论适用于弱氧化性介质,晶间σ相析出理论适用于强氧化剂介质、金相中有σ相的高铬、高钼不锈钢,晶界吸附理论适用于强氧化剂介质。   

影响因素 

1、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影响:不锈钢在能够产生晶间腐蚀的电位区,是否产生晶间腐蚀以及腐蚀程度如何,都由钢的热处理制度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所决定,即取决于受热的程度、时间及冷却速度。    

 750℃以上,析出不连续颗粒,Cr扩散也容易,不产生晶间腐蚀。 600-700℃之间,析出网状Cr23C6,晶间腐蚀最严重的。 600℃以下,Cr、C扩散缓慢,需更长时间形成碳化物,腐蚀减弱。 低于450℃:难于晶间腐蚀。     

2、合金成分的影响: 

(1)碳对晶间腐蚀有重大影响,随着含碳量增高,晶间腐蚀倾向愈严重。不仅使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扩大,而且晶间腐蚀程度加重、固溶温度升高。 

(2)铬、镍、钼、硅:Cr、Mo含量增高,可降低C的活度,有利于减弱晶腐蚀倾向;Ni、Si等是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会提高C的活度、降低C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促进碳化物的析出。 

(3)钛、铌:对于抗晶间腐蚀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同C的亲和力大于Cr同C的亲和力。为阻止碳化铬的形成,首先将不锈钢加热到1100 ℃以将所有碳化物溶解进入奥氏体中,然后冷却到900 ℃保温几个小时让Ti或Nb与碳充分反应。在以后的碳化铬析出温度范围内加热就没有碳化铬形成。   

3、腐蚀介质的影响: 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晶间腐蚀较严重。尤其在H2SO4或HNO3中添加氧化性阳离子,如Cu2+、Hg2+、Cr6+等能增大阴极过程电流密度。使晶间阳极溶解速度显著加快。   



关于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更多新闻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主要经营:

广分检测(GFQT),于2016年创建于广东广州,数年来一直专注于检测及认证行业,目前拥有了数十名技术人员。公司以资深团队为技术支撑,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模式,获得国内外众多客户一致好评;解决了不知如何送检,送检手续繁琐,咨询回复慢等问题!送检方式多样化,可以上门、快递,全程智能化,可线上咨询填单、快递送检,电子版报告,真正做到足不出户,送检无忧。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客户群体,让送检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公司先后在广东广州、江苏苏州、江西抚州、湖北武汉都成立分部。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如下:

       煤炭检测;建筑材料检验服务;贵金属检测服务 ...

内容声明:顺企网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顺企网所展示的信息内容系由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经营者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顺企网提醒您购买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电话与商家沟通确认顺企网存在海量企业商铺和供求信息,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顺企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您可能喜欢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企业注册和来自工商局网站, 本站完全免费,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经营性-2016-0009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11467.com 顺企网版权所有 发布批发采购信息、查询企业黄页,上顺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