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科学》“年度突破”出炉
2021年12月17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1年科学突破。人工智能(AI)预测蛋白质结构、口服抗..药物问世、CRISPR应用于人体治疗遗传疾病等科学突破,共同构成了2021年科学“高光时刻”,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上海科技创新地的代名词,张江科学城聚焦新冠药、AI+新药研发、基础物理、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夯实创新之基,致力于在这些承载人类未来希望的科学研究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1
生机勃勃
前沿突破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领域
人工智能预测了两种蛋白质如何形成参与酵母DNA修复的复合体
在《科学》此次公布的2021年年度突破中,人工智能(AI)预测蛋白质结构被列为年度科学突破之首。这项AI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解决了持续50年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为探索人体与生命的本质铺平了道路。
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上的应用,是近年来产业界的一大趋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教授认为,这是AI制药领域的里程碑进展,AI技术正在引发生物医药产业革命。
张江作为国内的生物医药重镇,已汇聚了领域内的1400余家创新主体。与此同时,英矽智能、德睿智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企业和科研机构正在“AI+药物研发”领域持续深耕——
前不久,英矽智能研发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项目ISM001-055进入临床试验,在澳大利亚完成了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给药,成为全球由人工智能驱动发现的新靶点、新分子结构候选新药。这家将药物研发中心设在张江药谷的企业已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预申请,有望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启动I期临床试验。
英矽智能的大特点是将人工智能贯穿于新药研发全过程,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环节,并开发了一个“端到端”人工智能制药系统,包括靶点发现平台PandaOmics、小分子化合物设计和生成平台Chemistry42、临床试验结果预测平台InClinico。
无独有偶,德睿智药近日与奥斯陆大学、澳门大学、帝国理工等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AI融合多维分子信息的虚拟筛选算法,并结合细胞、线虫、小鼠多物种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验证,成功快速筛选获得具有AD治疗潜力的中药小分子化合物。该研究针对AD治疗,提出了一种高效可行的基于AI的药物发现方案,为快速开发抗AD药物提供了全新策略。
这些AI药物研发企业之所以能在张江大放异彩,除了自身构筑的技术壁垒,也离不开张江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2021年,为了让AI企业和医药企业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合力,助力药物研发,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宣告成立,AI智药生态计划也正式发布。该联盟旨在以关键项目为牵引、联合开展协同攻关,以本地生态为基底、共同提升本地生态密度。
▼▼▼
在AI智药生态计划之下,争取到2025年,张江AI智药生态内集聚300家活跃机构、30个创新联合体、30个赋能平台,在AI的助力下每年新增30个一类新药管线。
在张江,高品质的前沿突破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多个领域,为各种刚需应用场景注入新动能——
2021年7月,由复旦大学和张江实验室牵头,中科院微系统所、华山医院共同承担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重大阶段性成果发布。
从完成的类脑智能原创算法,到实现了200亿脉冲神经网络全脑计算模拟;从发现了亨廷顿病致病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到发展了一系列脑科学实验新范式、人工智能理论新算法……该项目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AI发展所需的重要“工业粮草”——芯片方面,张江近年来也收获颇丰:
鲲云科技发布了全球数据流AI芯片CAISA;
燧原科技接连发布AI训练芯片“邃思2.0”芯片和AI加速产品“云燧i20”;
肇观电子发布4款专注于安防领域的N系列芯片;1款D系列芯片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1款V系列芯片运用于车载领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态氛围和产业集聚度极高的“硬核”空间,也为张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按下“快进键”。作为国内“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张江人工智能岛自2019年发布以来,已形成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产业。
张江人工智能集聚区
通过打造产业集聚度极高的人工智能岛作为“极核”来辐射周边,与张江科学城内多种产业形态和科学设施联动,张江正在加速人工智能生态链产业布局,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与新冠疫情赛跑
张江药企加紧研发攻关
2021年,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人类与..的战斗仍处于艰难相持阶段。但正如加缪在其名著《鼠疫》中写到的:“没有真知灼见就不会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爱。”而科学正是获得真知灼见的钥匙,也是人类打败疫情的希望。
2021年底国产中和抗体药物“莫奈拉韦”的问世佐证了这一观点。这意味着,人类终于有了个对抗..的口服药物,“抗新冠口服药物问世”和“单克隆抗体治疗传染性疾病”因此入选2021年科学突破。
当全球开足马力,致力于研发能够对付..的药物时,君实生物、迈威生物、复宏汉霖、和铂医药、之江生物等企业在新冠药研发上取得关键进展,为我国中和抗体药物研发贡献“张江方案”——
君实生物生产基地员工正在对JS016进行装盒
君实生物旗下有3款新冠治疗药物在推进,包括两款中和抗体疗法以及一款口服药。由君实生物研发团队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研发的中和抗体疗法JS016已完成国内Ia期临床试验,显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君实生物的另一款中和抗体药物JS026的临床试验申请也于2021年11月1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之江生物针对..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SYZJ001目前已完成全部的临床前研究,将进入临床前申请阶段。此外,迈威生物的MW33、复宏汉霖的HLX70、和铂医药的全人源中和抗体ABBV-47D11等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2年,随着临床试验稳步推进,“张江产”新冠药物有望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持续汇聚的高质量人才,日益活跃的创新平台……是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厚积薄发的基础条件。经过30年的发展,张江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了从新药研发到量产上市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政策利好也随之而来——2021年12月2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为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营造全球的营商环境,为打响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品牌和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3
基础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张江科研彰显雄厚实力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出现“裂缝”
本次2021年科学突破,还包括“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出现裂缝”、“实现历史性核聚变突破”等在基础物理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
在基础研究方面,张江也走在全国前列。从“张江科学城”这一名称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是张江的立身之本。在朝着建设世界科学城的过程中,张江也在科研方面同步并进: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在这一框架之下,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手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手抓重大创新平台,其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显示度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级也在进一步强化:
一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飞跃,布局了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张江形成了全球规模大、种类全、综合能力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产出了一批国际的原创成果;
二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李政道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为原始创新策源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中,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在2021年12月正式亮相。肩负“世界,李所应当”的时代责任,研究所着眼于21世纪国际公认的重要的科学问题,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基础科学三个方向开展重大的科学研究,重点建设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平台、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与拓扑超导..计算实验平台等综合性开放型基础研究设施。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合作组在《物理评论快报》以“编辑推荐”论文发表了PandaX-4T四吨级液氙探测实验2021年夏天公布的首批暗物质搜寻结果。其中,李政道研究所平台建设学者孟月为本文的作者,李政道研究所平台建设学者周宁等为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通过细致的刻度数据研究,发掘出暗物质信号和本底的特征,构建了信号响应和本底模型,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首批数据的暗物质搜寻,取得了的科学成果。
张江实验室
2017年9月26日挂牌成立的张江实验室则以上海光源为代表的光子科学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依托,面向生命健康科学、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类脑智能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成为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
成立以来,张江实验室除了打造以光子科学领域为主的基础大科学设施群,又凝练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两大攻关研究方向,同时形成了二者的交叉方向——类脑智能,进行了“1+2+1”的布局。
2021年,在与起起伏伏的新冠疫情斗智斗勇之中,人类社会走过了蹒跚坎坷的一年。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2022年,科学的脚步依然坚定,来自张江的科技力量也将在照亮人类的未来之路上披荆斩棘、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