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院废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康复医院-新标准
1、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2、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3、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
4、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地表水体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高和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污水处理设备-康复医院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医院污水是一种低浓度废水,水质与一般生活污水类似,除含有有机的和无机的污染物,如各种药物、消毒剂、解剖遗弃物等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直接排入水体,会对周围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从而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
1、可埋入地表以下,设备上部种植花木、草坪,也可设置在室内。
2、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生量少、噪音小于二类地区的标准。
3、全自动控制,无需专业人员管理。
4、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5、设备可按标准布置,也可随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医院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有效的处理,而是随便乱排放的话,那么会对附近的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会影响到周围的花草树木,甚至会影响到人体健康,所以,对于医院废水的处理那是重中之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大家都知道,一般做废水处理的时候,都会用到废水处理设备,同样的,医院废水处理,也会用到医院医疗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