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东:把青春献给深蓝的大海 |
![]() |
万润东:把青春献给深蓝的大海 ——记驻闽海军某部战士万润东 在驻闽海军某部,一说到万润东,不论干部还是战士都异口同声的说“好兵万润东”。别看还不到21周岁,才两年多兵龄的万润东,却有着三年的党龄,两个“优秀士兵”,多个嘉奖在身,更是军内外出了名的“军中小记者”。日前,记者走近万润东,沿着他的从军之路,探寻一个新时代人民海军战士的成长历程,是什么动因使其成为一个“好兵”的。 万润东1994年9月出生于福州的一个军人家庭,祖籍江苏省丰县。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在不到三岁时便回到江苏省丰县随爷爷奶奶生活,直到2009年9月,14岁的他才重新回到福州父母身边。在福州就读高一时他克服了江苏、福建两地教学不同的困难,开始了大量获取各种知识,并积极要求进步,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年龄太小,党组织没有接受他的入党请求。万润东并不气馁,更加努力学习,担任班干部时以身作则,连续三年被评委“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在高二时学校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高三时当得知空军在福建招飞,他十分兴奋,他要象他的父亲一样成为空军的一员,更想替父亲完成飞翔蓝天的愿望。原来万润东的父亲在1986年招飞到空军,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最终没有成为飞行员,改行成为军事记者。当得知南空招飞人员已经离开福州,在福建宁德做最后一天的选拔,并马上要离开福建回南京时。在父亲的联络下,招飞人员说如果一点半可以赶到宁德一中体检点可以补检,否则就没有机会了,这时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不到两个小时。给学校请了假,由父亲带着他直奔100多公里外的宁德,到达考场时间刚好,万润东顺利通过初选。接下来南京选拔、北京定选都顺利通过了,一个空军“准飞行员”就要这样产生了。然而,高考时身体出现问题,最拿手的文科却考砸了,由于总分没有达到空军航空学院的要求,最终万润东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2012年11月,在大学一年级就读的万润东得知征兵的消息,第一时间回到福州报名应征。顺利通过各种检验后,选择兵种和去向时,他选择了海军。他说,天空和大海都一样辽阔与蔚蓝,不能把青春奉献给蓝天,就把自己的青春风采写满祖国深蓝色的大海。就这样,一直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万润东来到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岛上,开始了海军战士的生涯。说来容易,和所有90后的新兵一样,刚开始训练时,没有吃过苦的战士们是难以忍受的,甚至后悔来当兵。半个月后,父亲来到海岛上,当着新兵教导大队领导的面和他谈心。问他为何选择当兵,不是为了来报效祖国,不是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吗?这次的见面使他坚定了从军报国的决心。在新兵连期间,万润东军事训练、政治考核达到全优,被评为“优秀新兵标兵”并获得嘉奖,这一奖励在近千人的新兵教导大队仅十人。他还一举拿下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前去观摩的基地政治部主任专门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由于在思想、政治上的成熟,领导夸奖万润东是现在部队很难得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好兵,就在这个时候“好兵万润东”的叫法就在部队悄然传开了。新兵下部队时,他的班长、连长都来自某快艇支队,他们领导得知万润东的情况后一定要带他去。其他单位也来要他,最后万润东服从分配到某部三连继续训练,几个月后来到机关,一边做警卫员、公务员,一边复习功课备战军考。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写新闻稿,一年多来在海峡之声发表新闻稿60余篇,还被该台评为2013年度“优秀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2013年12月被海军某部评为“优秀士兵”。 按理说万润东的从军路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生的道路总会有些坎坷和曲折。2014年的军考失利,着实给了他很大的打击,眼看两年的服役就要结束,他向组织提交了退伍的报告,所在部队领导都很惋惜,纷纷找他谈话希望他留在部队。政治处孙新贤主任找到他,希望他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到政治处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万润东很快进入角色,开始了部队新闻报道,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几个月里在舰队、基地政工网发表各类新闻近百篇,同时还在海峡之声电台、《福建日报》、《福州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新华网、中国网等发表消息、通讯、专访、新闻图片等300多篇(幅)。2014年又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嘉奖,所在部队新闻工作也受到上级机关表彰。接近退伍时,领导再次找他谈话,希望他留在部队。这时的万润东改变了退伍的决定,他说就是去不了军校,当兵依然可以实现自己的从军强国梦。他虽不能像其他战友驾驶战舰巡逻在祖国深蓝色的大海上,他可以用手中的笔、镜头记录下战友们的为祖国母亲巡逻站岗的蓝色记忆。他一样可以把自己的青春风采留在蓝色的大海上,用最平凡的本职工作来圆梦,圆一个90后士兵保家卫国的军人梦。看似平凡和平静的话语,正意味着为了士兵的荣誉,万润东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几年的时间,还有他未完成的学业。入伍时只是大一刚开始三个月,现在回去学校还能继续读书,另外退伍后父母本打算安排他到国外留学完成学业。就是不出国读书,父母的企业正在筹备上市,他也可以进入企业学习管理,等待接管整个企业。然而,他选择了部队的需要,他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为了祖国,为了士兵的荣誉,为了他的梦想。当问他是否后悔选择部队的时候,他说由于刚入伍时自己还不够成熟,也曾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当他在举起手来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还真的不太明白为了祖国和我们的党可以随时献出生命这句誓词的真正意义。经过两年多的部队生活,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说两年来领导和战友都给了他很多的关心和照顾,他看到自己的战友都在为捍卫国家尊严和国土完整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这深深的感染了他。润东告诉记者,为了祖国和部队的需要,他愿意做一个平凡的士兵,也会在平凡的岗位上让自己的青春在军营中不留遗憾。记者翻开他的日记看到:即便不能驾驶战鹰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也要像雄鹰一样振翅高飞;即便不能驾驶战舰在祖国的大海上巡逻,也要像鱼儿一样乘风破浪;即便不能手握钢枪在祖国的边疆上站岗,也要像白杨一样守望家乡。这就是一个90后士兵的内心写照,一个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年轻战士对军营的热爱,对祖国的崇高敬意。 纵观万润东两年多的军旅生涯,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枪林弹雨、刀山火海。但谁又说在危机关头、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不能践行他的诺言。英雄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产生的,但如果没有平时的军政素质养成,关键的时候是无法来完成英雄壮举的。正如万润东所在部队政治处主任孙新贤说的,好兵并不一定都是英雄,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关键看平时的整体表现,当部队需要时,他可以担当,无论把他放在那里,都有极好的表现,干一行爱一行,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起到模范到头作用,就算没有立功受奖,依然是好兵。在新的时期,对这些有着先进思想,生活优越、知识面广阔的年轻战士的管理,已经成为部队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万润东的表现正好改变了现在战士难管、难带的局面,说他是多年难得一个好兵不为过分。今年2月8日,万润东入选由中国文明网等多家中央媒体联合发起的“中国好人”爱岗敬业模范参与全国评选。 当记者采写完准备发稿时,万润东接到上级命令调往海军驻福建某水警区司令部,并与3月7日交接完成,并到新单位报到,开始他在新岗位上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出色的完成各种任务,并继续书写他深蓝色的情怀,让这位90后士兵的青春风采在祖国的辽阔海疆上飞扬!
万润东在战备值班 万润东在上传采写的新闻稿件
(文图/马新存、陈家丰、张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