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科技部进一步强化工艺研究,制订具体的工艺研究方案,强力实施,连铸工艺研究、dq工艺试验等六项工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公司产品质量及科技创效能力。
亮点一:连铸工艺研究引领科技创新创效。科技部会同相关单位优化和改进连铸坯末端凝固工艺,大大提高了连铸坯的内在质量,解决了船板断口分层的问题,遏制了船板缺陷的产生。为提高连铸坯成材钢板厚度,科技部进行了多项工艺研究。目前,连铸坯轧制新产品钢板厚度扩大到100mm,实现连铸替代模铸范围的扩大,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成本。
亮点二:dq工艺试验缩短钢板交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自2010年2月底开始,科技部与相关单位一起进行了调质钢直接淬火工艺(dq)试验。4月初试验成功,后经不断完善与摸索,实现了25mm厚wq690和耐磨钢dq工艺固化,同时对30mm厚wq960高强钢、12mm~37mm的大型储油罐板进行了dq工艺试验。在减少工艺流程,缩短钢板交货周期的基础上,调质钢吨钢降低成本200元。
亮点三:优化工艺方案,促进钢板质量提高。为确保e级钢性能回归至正常水平,科技部重新下发工艺方案,对加热、控轧、acc、正火工艺严格限制,跟踪生产过程,对转移的钢种从规格、成分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热处理性能合格率。
亮点四:调质钢工艺研究攻克钢板低温韧性问题。科技部分析研究淬火工艺对钢板强韧性的影响规律,改变了以往不同钢种、不同强度级别钢板采用统一淬火温度的做法,有效解决了钢板的低温韧性问题。
亮点五:电渣大厚度钢锭工艺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去年11月初,科技部会同相关单位对电渣大厚度钢锭工艺进行优化,经过近两个月的工艺试验和改进,大钢锭成材钢板探伤合格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与之前相比,大厚度大单重钢板的探伤合格率和成材率显著提高,提升了大厚度大单重钢板的技术创新能力。
亮点六:工艺研究优化促进科技创效。2010年,科技部对锭、坯热送热装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和改进,使锭、坯热送热装得以顺利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