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全力推进碳中和,一定是有其背后的考量和长远布局的。
首先,我们比较容易感知的就是能源安全方面的布局。我们国家的能源现状是少油多煤。石油主要在中东地区,我们国家发电以烧煤为主,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能源方面是极有可能被欧美卡脖子的。反过来看,我国的新能源、光伏等技术,已经处于水平,所以也没有理由不推动我国的能源转型。
另一个不容易被感知的布局,就是人民币国际化。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其实在这之前,我国已经陆续实行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广州、深圳的碳交易区域试点,累计碳成交4.06亿吨,成交额约92.8亿元。我们关注下面两组数据的对比: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以后,参与的控排企业已达2000多家。如果参与控排的企业全部履约的话,我国发电行业成交量可达40亿吨/年,全部行业成交量可达90亿吨/年,未来成交额可达千亿~万亿规模。
目前全球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欧盟,截至到2021年底,累计成交量81亿吨,成交额2014亿欧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已经或极有可能成为大的碳交易市场。当我们的碳交易市场成熟以后,一定会去尝试跟北美、跟欧盟对接,一旦有了国际碳交易场景,就会涉及货币结算的问题。如果我们是大的碳交易市场,在争夺碳交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上拥有较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