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使用条件上
1.1全站仪的使用条件
其实全站仪就是经纬仪的电子化、自动化,不光可以测量距离,还可以测量坐标、高程。使用全站仪工作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
(1)必须要有可见光,而且光线不能太弱,因为全站仪虽然可以自动测量坐标、高程和距离、角度,但是,它也是必须要人眼主动照准目标的,没有光线或者光线太弱,人眼就很难发现观测目标。
(2)必须要光学通视,也就是说需要观测的目标和全站仪之间的连线上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如果存在遮挡物,要么造成人眼看不到,瞄不准目标,要么全站仪因为观测条件差的原因测量不出数据。
以上两点是使用全站仪测量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缺一不可。
1.2 rtk的使用条件
(1)不需要很强的光线,必须要对天光学通视。所谓对天光学通视,就是从地面要看的见比较大面积的天空,因为rtk使用的是人造卫星,卫星和rtk之间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通讯的,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卫星大概在2万公里的高空,而且无线电信号要通过大气层和电离层,因此无线电信号非常弱,拿手机信号来比较的话,要弱上百倍,因此很难通过茂密的树叶或者建筑物的墙壁,所以如果不对天通视的话,rtk主机将接收不到卫星的信号,而rtk是通过接收卫星数据来工作的,收不到卫星信号,那么rtk也无法工作,就和全站仪不能光学通视也无法工作一样的道理。
(2)rtk的两台主机不需要光学通视。rtk一套是由2台主机组成的,一台基准站即架设好以后固定不动的,一台移动站即用来流动工作的,他们二者之间不需要光学通视,所谓不需要光学通视就是两台主机的连线上可以有障碍物。rtk两台主机之间需要通信使用无线电信号,是通过基准站的外挂电台来实现,使用的无线电频率为460mhz,波长要比可见光长得多,基准站使用的无线电波长为0.65米左右,从物理学可以知道,波长越长,无线电的衍射角度就越大,而且,电磁波也可以被反射,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即可得知为什么两台主机之间可以存在障碍物了,所以只要二者之间的通信存在,那么二者之间就可以依靠电磁波传送的信息进行坐标计算,不通视也可以工作。而全站仪工作要使用红外线或者激光来测量距离用于推算坐标的,红外和激光的波长非常短,用来测量直线距离,而且要反射回全站仪的测距头,因此只能光学通视了才能工作。
从二者的使用条件上来看,对天通视要比光学通视容易得多(当然隧道等工作除外),所以从这点上来看,rtk要略胜一筹。
2.从测量距离上
全站仪属于短距离测量,一般最长测距也就是1.5公里左右,再远的话人眼难以发现观测目标,而且返回信号太弱会导致测不出数据,如果需要观测的点距离已知点比较远,那么就要需要多次搬站来完成测量工作。
rtk的测量距离一般都在10公里左右,所以在常规测量的时候,只需要基准站架设一次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
3.从测量误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