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物联网玩智能家居? 别逗了,物联网也是用来救命的!
尼泊尔,这个坐落在世界屋脊上的国家,被称为世界上最接近神灵的国度,拥有2700万人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震中为尼泊尔著名的旅游城市博卡拉,城内建筑物坍塌.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和社会混乱.

地震引发珠穆玛拉峰雪崩时,约有1000多人正在进行登山活动,造成了多名登山者死亡和失踪.同时对登山大本营造成了重创,攀登珠峰活动在短期内难以恢复。
当 地时间4月28日,国际救援队抵达尼泊尔。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的国家及民间救援力量互相合作,展开全面救援.尼泊尔政府首席秘书、救援行动协调指挥官 莱拉·马尼帕代尔当天通过记者呼吁国际社会向地震灾区提供更多援助,他表示尼泊尔现在极度缺乏能参与救援的人员和紧急物资。
传统的地震救援依靠搜救人员一双双手,加上大型机械推挖倒塌建筑和搜救犬配合进行.但是,大型机械在震后"黄金救援72小时"内到达救援现场十分困难,另 一方面,大型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对收听废墟下的呼救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若前期对搜救地下区域分析不当,可能会造成被埋者不必要的伤害,搜救犬也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随着救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联网高科技的行业渗透,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听到一个名词"生命探测仪",这种动辄几万、几十万的高科技设备,能快速而准确的收集分析废墟下的数据信息,对于救援工作的效率有极大的提升。
在与死神的较量,在与生命的赛跑中,"生命探测技术"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生命探测技术的实现原理、使用案例。
一. 什么是"生命探测技术"
是用来探测人类生命体并确定其状态的技术,在应急救援、军事和反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生命探测技术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按探测原理主要分为:音频探测、视频探测和雷达式探测等。
三."雷达式生命探测技术"的优势"
与基于红外、光学及超声的探测技术相比,雷达式生命探测技术具有非接触、穿透力强、能精确定位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生命探测技术,一般情况下,能测出废墟下20-30米人体的肢体活动、心跳、呼吸等。
四."雷达式生命探测技术"的原理
"生命探测雷达"是基于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制的高科技应急救援装备,可通过探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快速搜寻被埋于倒塌建筑物、废墟等复杂环境中的幸存者。
适用于现场工作环境并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可帮助抢险救援人员几分钟内在地震、建筑物坍塌、泥石流、雪崩等灾难现场探测到被困人员。

整 套装置由雷达信号发射器和pda显示器组成;雷达发射器利用超宽带传输技术发射雷达波,并将信号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射给pda;电脑内嵌入数百种人呼吸 时胸部动态数据信号,pda将收到的信号进行杂波处理、波形比对后,直接给出有无生命迹象的标志。使得救援人员的现场搜索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可与电脑连接 传输数据。

五."雷达式生命探测技术"的应用场景案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重灾区北川,一台在废墟、瓦砾中搜寻生命的仪器,以它有效的战绩,引起了救援队伍的关注,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搜救利器——"生命探测雷达"。

图为富立叶公司自主研发的cs200pda产品协助生命探测仪参与汶川地震救灾
---------cctv新闻联播报道
"生命探测雷达"在汶川地震搜寻中主要发挥了以下两个重要作用:
(1)在进入灾害现场的初期,首先利用该雷达可探测生命体的大概位置和距离这一功能,对有呼救能力的受困者进行位置确定,为营救人员提供指导信息,争取救援时间和降低救援危险;
(2)在救援中后期,对无呼救能力的被掩埋者进行搜寻。
搜寻探测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根据存活者提供的压埋信息,对废墟进行有针对性的探测搜寻,以确定被压埋者是否存活及大致位置。
二是对无任何线索的废墟进行拉网式搜寻探测,确定大片废墟中是否还有存活者。
在 受灾严重的北川县城,雷达搜救小组在60 多个小时的黄金救援搜寻过程中,大约探测搜寻了25 处大型倒塌的建筑废墟,在50多个点、区内发现生命信息。搜救小组将探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营救人员,为及时营救生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使后续的救援人员 成功地营救了20 位幸存者。
随着各种成熟的高新技术与物联技术相结合,运用到灾难救援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灾之后,会有更多的受害者被快速的营救,挽回更多的损失。
天灾不可避免,冷酷的来,无情的去,我们在悲伤之后,要通过科学的力量,探索自然的规律,积攒更多的经验.防患于未然.努力让一个家庭和谐圆满,努力让一个国家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