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综合深加工平台 开创柑桔经营新模式
去年,衢州柑桔难卖、贱卖,甚至边烂边卖边倒,桔农痛心、政府痛惜。为了改变衢州传统柑桔经营模式,在近一年时间里,我对柑桔经营各个环节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分析了衢州柑桔卖难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一、衢州传统柑桔经营模式难以为续主要原因
衢州传统柑桔经营模式难以为续,不早不晚发生在2009年春,从浅层次原因看,主要因为全国柑桔丰收、四川等地柑桔发现大实蝇而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等原因,但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在全球范围导致的柑桔产业结构大调整。在此背景下,衢州传统柑桔经营优势已不复存在,主要表现为:
1、衢州柑桔国内鲜销优势不再保持。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改变了中国传统柑桔种植格局。本来光照、积温充足的北纬25°以下岭南地区以种植桂圆、荔枝为主,但由于泰国、越南大量桂圆、荔枝出口中国并免关税,使得岭南地区的两广、海南、云南等省区大量改种沙糖桔;另外,沙糖桔在品种质量上已有大幅提升,广东农业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科技攻关,沙糖桔取得了两大突破:从多核到少核再到无核,从低糖到中糖再到高糖。未来几年中国柑桔鲜销市场都是在北纬25度以下的柑桔产区的天下,沙糖桔在短期内将雄霸柑桔鲜销市场。衢州地处北纬28°14′~29°30′,不在北纬25°以下地区,未来衢州柑桔国内鲜销优势不再保持。
2、衢州柑桔贮藏保鲜优势不再保持。美国新奇士橙采取的是留树保鲜贮藏法,边采边卖边加工,一有订单,18天就到上海或广州;我国岭南地区的沙糖桔现也采取边采边卖边销售方法。留树保鲜贮藏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柑桔新鲜度和糖度。因此,衢州柑桔通过贮藏销售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3、衢州柑桔生产模式优势不再维持。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是大好事,但衢州大多数桔农处在单个农户的生产模式上,则制约了生产力发展。衢州大多数桔农一家3-4口人,经营土地2-5亩,但分成了20-30个地块,这种分散种植的落后方式,已无法适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过去传统的农贸市场以零星经营为主,适合衢州单个家庭生产的产品销售,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居民购物已从传统的农贸市场向现代的大型连锁超市转变,超市供应商不仅需要产品质量一流,而且还需要管理手段一流。
4、衢州椪柑品种优势不再维持。衢州椪柑曾经有过一段风光,比如曾把四川红桔打的全军覆没。但现在衢州椪柑前有拦兵――蜜桔,后有追兵――沙糖桔。随着沙糖桔生产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现在的椪柑品种随时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或者生存空间缩小在某些半山区或山区。衢州椪柑迫切需要品种调整,品质提升,更要开发适合鲜销又可深加工的柑桔新品种。
二、衢州柑桔经营模式创新方向
衢州作为北纬25°以上的中国柑桔主产区,全面放弃柑桔产业不是办法,创新经营模式是唯一可选之路。
衢州柑桔经营模式创新方向之一——走出口鲜销之路。西班牙克里迈丁鲜果出口比重56%;与衢州椪柑同类的福建永春芦柑,年产20万吨,其中,鲜销出口11万吨,所占比重55%以上。目前,衢州柑桔鲜销占总产量的97%,但其中出口鲜销只占3%,如衢州柑桔出口鲜果也达到50%以上的话,出口柑桔的收购价比内销价高每公斤0.60元计算,则我市桔农可增收人民币6亿元以上。因此,扩大出口鲜销比重是衢州柑桔经营重要方向。
衢州柑桔经营模式创新方向之二——走综合深加工之路。韩国柚子开始鲜销没人要,后来开发研究深加工,现在深加工达到了100%;台州的柑桔有35%深加工成桔子罐头,做到了罐头厂全部吃进鲜销剩余柑桔。目前,衢州柑桔深加工只有3%,柑桔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薄弱。为此,衢州只有通过走综合深加工道路,依靠科技创新,把鲜销剩余柑桔吃尽榨干,全面利用,才能实现柑桔价值最大化,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才能抵抗市场变化风险,给收入渠道不多的衢州桔农有一个稳定收入保障,让柑桔难卖真正成为历史。
三、建设衢州柑桔综合深加工平台有利条件
1、衢州柑桔产业现有格局是发展深加工的基础。以椪柑和胡柚为主要品种的衢州柑桔年产量近百万吨,鲜果销售卖不掉确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包袱。可对柑桔综合深加工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大的资源优势。这种资源优势一旦转化为商品优势,那么柑橘就不是一棵伤心树而是一棵摇钱树。
2、衢州柑桔综合深加工人才和技术力量具备。搞柑桔综合深加工的主要难点在于加工技术。柑桔综合深加工的后续12个主要产品都是高科技产品,而衢州在加工椪柑囊胞和果胶方面的历史已有20余年,积累了一定的加工技术和经验,若能在加工技术上再进行一次创新,那么深加工技术一定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柑桔产业本身来看,走向综合深加工是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因此,谁最早掌握了技术、集聚了柑桔深加工高端人才,谁就把握了主动权,占领了先机。
3、实现柑桔综合深加工价值最大化的市场条件具备。柑桔综合深加工产品利用价值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柑桔综合深加工产品主要有囊胞、果胶、陈皮甙等12个产品。这些产品衢州部分已开发,但规模偏小,档次不高。但我们可把重点放在3个主导产品上,集中发展椪柑囊胞、果胶、柠檬果素,椪柑囊胞、果胶发展方向是提高质量,市场前景看好的柠檬果素发展方向是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
4、建设综合深加工平台,实现三方共赢。建设综合深加工平台,桔农以每公斤1.2元保护价投售,按照第一期建设规划,年最佳规模加工柑桔12万吨计算,则桔农可新增收入9600万元;企业能新增加工产值6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1000人;政府能新增税收1.02亿元。如果衢州柑桔全部用于综合深加工的话,那么桔农可新增收入7.68亿元,企业能新增加工产值48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8000人;新增税收8.16亿元。
四、建设柑桔综合深加工平台建议
1、加快启动建设年消化12万吨的柑桔综合深加工平台。建设大型的柑桔综合深加工平台,是解决衢州柑桔销售难的首要条件。这个平台包括柑桔鲜销出口、综合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根据专家从用地、用工、技术、设备等综合因素测算分析,建设一个年消化12万吨柑桔的综合深加工企业为最佳规模。待第一个项目成功实施后,再逐步扩大到8个柑桔综合深加工企业,柑桔深加工数量达到80万吨-100万吨,可消化衢州所有柑桔,彻底解决衢州柑桔销售难问题。
2、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农业加工企业利润薄、风险大,光靠企业本身的实力还不够。政府对深加工项目建设要予以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建议把该项目列入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一是予以政策引导,比如确保桔农以每公斤1.2元的收购保护价,深加工企业创办给予项目资金、土地、厂房等方面扶持。二是资金支持,如银行信贷的优先考虑、农贷资金的倾斜、收购流动资金的确保等。
3、建议政府成立柑桔综合深加工项目建设协调小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成立相关协调小组,成员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由农办、农业局、农综办、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检验检疫局、衢州海关、外管局、外经贸局、银行、公安、供销、交通等各部门组成。负责协调解决柑桔综合深加工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4、做大、做强椪柑囊胞、果胶和柠檬苦素三个主导产品。充分发挥衢州柑橘资源和技术优势,突出把椪柑囊胞、果胶、柠檬苦素三个主导产品做大做强,使之产量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领先。未来的衢州,不仅要以柑桔生产闻名于世,而且要以世界上最大椪柑囊胞、果胶、柠檬苦素世界之首著称于世。通过若干年的培育,柑桔综合深加工项目不仅要成为衢州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而且要成为衢州城市发展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邵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