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东股份减持节税方案(指南)
在资本市场上,股东减持股票是常见现象上市公司限售股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稳定证券市场需要而产生的一类特殊股票形式。目前上市公司限售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股改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限售股。企业减持解禁后上市公司限售股的,应当计算减持的投资收益并通常按照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面对自然人股东减持,采取的一些合法、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在实现减持套现目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得税税负,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自然人股东减持的税务筹划
方案一:洗股
个人转让解禁后限售股是指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后的第一次转让,该次转让完成后,被转让股份的性质转化为普通股,受让方如果是个人并且再行转让的,免缴个人所得税。因此,自然人股东可以在其持有的限售股解禁后通过大宗交易
方式将限售股以较低的价格协议转让给自己的亲属,从而实现“洗股”的目的。限售股的性质转化为普通股后,再由受让方进行减持套现,从而实现套现与节税的目的。
方案二:解禁后高送、转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限售期内基于限售股而进行送、转股所形成的股票同样视为限售股,解禁后对送股、转股的转让环节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上市公司在解禁后进行送、转股所形成的股票不属于限售股,个人在转让时免缴个人所得税。因此,自然人股东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在限售股解禁后实施高比例送、转股,转让这部分股票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方案三:适用15%的成本核定率
个人转让解禁后限售股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转让收入减去取得成本,如果个人无法提供成本凭证的,税务机关应当核定其成本为收入的15%。因此,如果个人取得限售股的成本低于转让收入的15%,可以考虑适用成本核定的方法实现节税。
方案四:变更减持地
核心操作在于减持地的变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减持解禁后限售股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证券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转让方为纳税义务人,转让方开户的证券机构为扣缴义务人。因此,个人股东通过变更证券开户地,实现减持地的变更,实质上是变更了纳税义务所在地,并且变更到有税收优惠这种财政奖励力度极大的地区进行减持,从而在经济效果上达到节税的目的。比如开发区就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按照地方留存的30%-70%财政奖励,个人独资企业和有限合伙核定征收,核定后总税负不超过6%。
二、企业股东减持的税务筹划
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减持限售股的税务筹划以降低企业减持环节的企业所得税为目的。有一些企业股东的背后仍然是自然人股东,因此,有些减持筹划的最终目的仍然指向服务于自然人股东。
方案一:向个人协议转让
企业转让解禁后限售股的所得税税率通常为25%,向其自然人股东分派红利时又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整体税负为45%。因此,企业股东可以在限售股解禁前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以较低的价格将所持有的限售股协议转让给其自然人股东。待解禁后,直接由自然人股东通过上述自然人减持筹划方案实施减持,从而降低整体税负。
方案二:变更减持地
有些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以变更注册地为基础,辅之以变更组织形式及经营范围的方法来实现减持避税。例如变更到海南自贸港
关于腾博国际,自2005年创立迄今,借助卓越团队、浓厚資源、优化服务,取得成功为上万家和公司及个体给予高品质的金融业与为商务服务。深圳前海出色招商合作合作伙伴,以自由贸易区为起始点,中国联通粤港澳,辐射源全国各地,遮盖全世界,已经发展为全世界一站式公司高档服务提供商,有着充足的经历与社会资源,关键申请办理业务流程为深圳前海公司进驻与续期、各种企业收购、变动、全金融牌照申请办理、税务审计业务流程、中国香港海外移民、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和批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