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自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行新的外交政策,以结束国内政治中的“极端主义”并谋求与西方关系的改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9日刊文称,这一努力成败的关键将主要取决于五大因素。
文章称,鲁哈尼就任伊朗总统以来,伊朗确实展现出不同以往的一面。2013年11月2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瑞士日内瓦就解决伊朗核问题达成一项阶段性协议。目前,伊朗正寻求达成一份最终协议。长期与伊朗领导人打交道的伊拉克外交部长霍希亚尔•兹巴里认为,伊朗的外交转变是真实的、认真的,伊朗领导人现在更担心的是激进主义、宗派主义的蔓延以及什叶派与逊尼派矛盾的激化。
分析人士认为,鲁哈尼的外交转变仍受到伊朗国内强硬派的阻挠,但鲁哈尼能否继续实施其外交新政策将取决于以下五大因素。
首先,伊朗高层寻求改变。有分析人士评论道,一些怀疑者质疑伊朗目前所做出的改变只是为了谋求外交战术上的有利条件,但是伊朗选择走温和路线不是“耍计谋”,而是在切实寻求改变。该分析人士指出,自伊朗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以来,还没有哪一个领导人能够像哈桑•鲁哈尼这样获得来自权力高层和民间群众的双重大力支持。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可以说是民众与权力高层达成共识的结果。
但是,伊朗国内仍有不同声音。上周,鲁哈尼就对伊朗革命卫队试射导弹的行为和发出的反西方言论发出警告。不过,分析认为,只要鲁哈尼能够获得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支持,那么反对派也不得不支持他的新政。
其次,伊朗要对地区的权力格局改变做出调整。一位长期关注伊朗局势的资深记者说道,近些年来,伊朗所处的中东地区动乱不断,该地区原有的权力平衡已经被破坏。在10年前,伊朗还是该地区什叶派力量的领袖,但随着“基地”组织的兴风作浪,不同教派间冲突的形态已不同往日。
在美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后,伊朗必须直接面对逊尼派力量的影响和地区动乱,其结果就是伊朗“突然”发现与美国存在利益共同点,如阻止逊尼派极端主义的蔓延。因此,伊朗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再者,意识形态不能支持一个国家的发展。伊朗国内“保守派”强调在意识形态上要继续对抗美国和以色列,但鲁哈尼和其外交部长则将国家经济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这也反映了伊朗国内的主流民意。
而且,美国对伊朗做出的改变也表示出谨慎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正积极探索解决伊核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与伊朗恢复邦交关系的可能性。一名消息人士称,目前关于伊核问题的阶段性协议已经达成,因此,要达成一项最终协议并恢复正常的美伊关系还是有希望的。
最后,伊朗欲谋求大国地位。在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的前一年,即1978年,伊朗的gdp还是土耳其的两倍,但现在其gdp只有土耳其的一半。伊朗拥有充足的人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使其有资本追求大国地位,并有资格像土耳其一样成为g20集团的一员。但是过去伊朗过于追求意识形态斗争而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因此目前其充其量只能扮演地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