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希望有生意,有生意自然是好事。送上门来的生意,不费吹灰之力,那这样的生意该不该做呢?
中午正在整理货单,准备配货发货。旺旺响起,连忙放下手中活,及时应答。对方上来直接砍价让优惠。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价格已经相对透明见底了,谁也不会把价格标高让别人做生意吧。现在又是夏季,短袖薄衫的能藏住多少利润啊?!只不过是赚点汗水钱。
询价问价也可以理解,人之常情,在超市商场得不到满足的内心需求来网店里“表达”一下也不见怪。我还是很有礼貌的跟客户解释了一番,并且附带了句:能优惠的都在店铺公告的活动里写明了,该优惠的就算客户不说我们也会优惠的,毕竟店铺也希望能尽可能的积攒人气。
客户到是很行家般地跟我讲这讲那,来寻求价格上的降低。我向来对议价的客户不感冒,真的是已经见底的价格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也感觉不出这样的客户是意向客户,很委婉地跟她说“要不亲看看别的款式,有更实惠的;或者去别的店铺逛逛,说不定有新的收获”。
我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想必客户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让我意向不到的是,她直接敲了这么一行字给我“石头,我是你以前的同事xx。便宜点啦”(xx代表我以前同事的名字)。真是很荣幸啊,这位同事既然还记得我啊。这样的话,我就回她“汗水钱我也不赚了,120再给你包邮。”虽说不熟,毕竟是同事一场的,就当顺路给她带2件了。她到够豪爽,“太贵了,100好了,大红头吉利!”我一时无语,半天没有动静。她穷追不舍,“行了啦,看在老同事的份上卖了吧。我也是为了支持你的生意才来的。不然,淘宝这么多店,哪里不好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隔了几分钟,我看到她的文字“120就120吧,质量不会很差吧?对的起这个价格吧?能退换吧?退换运费谁出?”这话听着很倒胃口,小店宝贝虽不敢说质量是网店里最好的(总归要低调点的嘛),但宝贝都是经过筛选的,质量也是经过把关的,绝对可以说是上乘的,100%好评还是经得住考验的。
是的,作为以前的同事支持我,我很感谢,我也通过价格的调整来表达我的谢意了。去年我刚开始开店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气再加上刚开始啥都不懂,无人问津。刚起步,真的很艰难,多是一些熟悉的朋友同事捧场买的,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他们坚定了我的信心,给予我支持,真的很感激。开门做生意没有错,做生意不可能不盈利,但赚钱也要看情形的,不是每笔生意都要赚钱,对于周边朋友我基本都是贴了路费帮忙带的。一开始,我不知道她是同事,道理也跟他讲得很清楚了,该优惠的我都给了;现在知道了她是我同事,都跟她说了,我贴运费给她带了,她还是穷追不舍地砍价。虽说砍到最后价格没有疑问了,看得出,她总感觉心不甘情不愿的。其实上门时直接说是我以前的同事,不是更省事,本身就百来块钱的事情,简单点说不定我就直接送了;搞得这么复杂,还怕我鬼迷熟人,不给优惠不成?进门不问别的,就只管让优惠砍价,一副标准的网购“砍手”形象;当我都说了,既然是同事一场,我贴运费给她带了,她还讨价还价的,那已经表明了,就算我50块卖她,她也觉得有钱赚,所以我选择了沉默,任凭说去。
像这类送上门的生意,该不该做?我宁愿选择不做。是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好,网购本身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就算你做不成快乐的制造者,那至少可以做位快乐的享受人吧,总归尽量不要选择成为快乐的破坏者。
最后我发了这么一句话过去,“老同事,首先感谢你的支持。我建议你还是别家看看吧,货比三家啦。毕竟同事一场,价格高了低了不大好,有空多多交流,真是不好意思。”
以上所述观点仅为个人结合自身的感悟,不作任何官方依据,仅供参考。
每天感悟一点点,每天提高一点点,品味生活,解读自己;互相交流,多多学习。阿里巴巴博客,不错的平台,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