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太平区高科技园区的阜新双橡工矿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如同走进一片沸腾、喧嚣的海洋。编织袋生产车间内,编织女工们忙碌地穿梭于10余台原织机之间;风筒车间内,火电焊弧光频闪,车床轰鸣;橡胶板生产车间内,流水线飞速运转——处处紧张、繁忙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人。
陪同记者采访的公司总工程师项继东介绍说:“阜新双橡工矿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阜新城南矿山橡胶制品厂,于2005年4月份正式落户太平区高科技园区。历经一年的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一期工程于2006年5月份全部竣工,同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963.8万元,销售收入715.2万元。公司占地20000平方米,现有职工43人,其中技术人员4名。企业发展至今,由初期的两个系列、50多种产品发展到现今的六大系列70多种规格,其中公司生产的600、800、1000型抗燃烧、抗静电导风筒获得国家安全标志准用证;阻燃电缆冷补胶、矿用系列防爆密封圈铝通过国家防爆检测中心检测,全部具有国家级产品许可证;阻燃电缆冷补胶产品填补我市同领域空白 。”
谈及企业的经营现状,项继东的眼神中闪出丝丝的兴奋。他说:“公司现有的生产量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煤矿企业生产的日益回升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越加重视,公司为煤矿配套生产的橡胶制品及新产品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公司主导产品pvc塑料涂覆布及矿用阻燃抗静电导风筒的生产能力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此,企业又投资800万元用于公司的二期工程建设,对公司原有设备和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购置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预计改造完成后,年产塑料覆布可达400万米,整芯输送带及橡胶面输送带35万米,销售收入可达3200万元 。”
扩建后的双橡工矿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何以迅速呈现喜人局面?项继东深有感触地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几年间,该企业把技术创新始终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公司的技术人员均为同行业的精英,同时,公司与沈阳、北京等地的多家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联系,主动出资将系列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使企业新增销售产品四个系列、20多种规格。现在公司与北京煤矿科技研究所总院联合开发的井下用柱鞋产品已经研制并通过系列评估,下一步即将进入市场,届时,公司产品的涉及领域将更加宽泛,公司经营状况将更加乐观。
广阔的销售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无尽的发展空间,自主创新的良好机制为企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阜新双橡工矿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置身于海洋般沸腾火热的工作场景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又一艘全国同领域内的旗舰级企业正从这里扬帆起航。
·记者点评·
活力来自“产学研”
在阜新双橡工矿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领先市场的蓬勃销售活力。而迸发这一活力的根源来自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永续发展之路。
每一个市场都不会一成不变,而企业的存亡最终决定于对市场的适应程度。产学研相结合并走出自主创新之路,是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换的法宝之一。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体制管理上、在政策上、在措施上、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推进,才能使企业增强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