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甚至是立体视盲。
弱视的定义是: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1弱视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弱视形成的机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在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对弱视的发病机理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它已涉及到神经生理学、生物学、形态学、电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中枢发生说和外周发生说两 种不同的观点。
中枢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层。视皮层中对双眼传入部动发生反应的细胞,即双眼驱动细胞显著减少,导致了两 眼视通路传入部动意味相互作用的消失,或者为视系统直接受废用影响的结果。
外周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视网膜。由于弱视眼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使视网膜中心凹外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外侧膝状体相应层和与之相联系的视中枢皮层发育迟滞或抑制,导能低下,窨分辩能力差,而形成弱视。
现代研究已证明,x型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凹部位,它有精细的窨频率分辩力,是中心视力的保证。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尤其是在关键期,形觉剥夺、斜视、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等均可导致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从而使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无疑,这对弱视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自出生到10岁左右,而2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2.如何选择弱视治疗方法
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是不管那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它的适应症,也同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也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有:
1. 佩带矫正眼镜
2. 遮盖疗法
3. 脉冲红光疗法
4. 光刷疗法
5. 视觉生理基础疗法(cam)
6. 光学及药物压抑疗法
7. 低功率氦氖激光疗法
8. 后像疗法
9. 三棱镜疗法
10. 精细目力训练
11. 使用同视机
在弱视治疗上应根据弱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应考虑下列原则。
弱视儿童的首要治疗是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对于斜视性弱视儿童,合适的矫正眼镜有利于矫正斜视眼位。
优先选择家庭治疗的方法,因为儿童弱视治疗的疗程长,所以优先选择家庭治疗是最方便的方法,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也容易坚持治疗。目前家庭治疗用的小型机器和方法较多,要根据弱视的类型和程度,再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由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机理不尽相同,所以综合治疗发比单一治疗法优越。
三级融合功能训练。双眼视力达到0.6以上的弱视儿童,应使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愈小愈好,最好在3—5周岁以前,因此3周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但是绝大多数弱视儿童不能在3周岁以前发现与治疗。目前认为,弱视治疗的年龄可以延续到11周岁以前。成年后治疗基本无望。3—5周岁的儿童,都能教会检查视力,能够配合治疗,能在家长督促下坚持治疗,又不影响学习。要经过数约月到1—2年的系统治疗,上小学之前,这些弱视儿童绝大多数可以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