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是,就算孔二老师不知道是谁正在刷手机,也无需盯着他屏幕,心里也陡然生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是的,和很多人一样,孔二老师被这首BGM“洗脑”了。
自从进入短视频APP系统开发时代以来,“听觉符号”已然成为各***竞相角逐的新注意力经济,常见的做法就是让某段旋律,穿过人山人海直接占据受众的脑海。其实对于这样的创意我们并不陌生,不管是英特尔长达几十年的“等灯等灯”,还是奥迪的“心跳声”,抑或陪伴80后成长的“娃哈哈呀娃哈哈”……都是出自品牌之手的岁月留声。
只不过不同的是,如今的“听觉符号”更侧重互动感与参与感,而非只是简单的作为强化品牌辨识度和记忆点的一个声部。例如在2021年火遍全网的神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除了广泛的流传度,更重要的是引发网友竞相分享与模仿,原本品牌的单一声音,骤然演变为人人参与的集体和声,传播效果得到几何倍数的扩大,似乎充分验证了唱的要比说的好。
在很大程度上,品牌“神曲热”也并非是无迹可寻,从创意思路上,基本上还是遵从了“熟悉+陌生”反差效应。蜜雪冰城的神曲便是改编自源于美国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而至今还在电视上活跃的“美好时光海苔”也是源自当年春晚爆红的吉祥三宝。
当然也可把“比比安慕希”的走红继续归纳进这样的成功密码里。但倘若只得出这种程度的答案与结论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估计很多人次听到这首BGM时反应和孔二老师一样:这跟安慕希有什么关系?这不就是音乐本身的谐音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