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物疾病流行有规可循
流行时间的季节性。大部分媒介生物是昆虫,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其孳生、生活、繁殖受制于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降雨量等气候因素,对其种群的发生和增加具有密切关系。一般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发生常紧随媒介数量的增加而暴发流行,两者的季节消长基本上一致,媒介在前,疾病在后,这是因为在生物性传播中,病原体在媒介体内需要经历一个外潜伏期。另外,人畜由媒介感染病原体以后至发病也有一个内潜伏期。两个潜伏期相加约等于媒介种群数量升降曲线和媒介生物性疾病病例数量曲线间隔的时间,这仅适用于生物性传播方式的媒介,至于机械性传播方式的则不必经过外潜伏期,间隔时期亦相应地缩短。
媒介最适宜的增值季节和种群数量高峰随种类而不同,因此它们大量传病的季节亦迥异。例如一般蚊虫大量发生于夏秋,蚊媒病高峰也常见于夏秋。反之,人虱的繁盛季节是冬春,因此虱媒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也在冬春最为流行。同样是暖季发生的昆虫,但由于它们的季节高峰不同,疾病流行时期亦常不同。此外,在媒介生物性疾病中,急性病症流行的季节性颇为鲜明,而慢性虫媒介如黑热病和丝虫病等的流行季节性则不明显,缺乏清楚的流行曲线,显然得病都是在虫媒发生的季节里。有人分析婴儿的出生日期及其感染黑热病日期,表明患者都曾经过一个白蛉季节。在自然情况下确定某种昆虫是自然传染媒介,或者通过防治虫媒介所取得的效果作验证,使用婴儿发病率的检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37种法定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有鼠疫,乙类传染病有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有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等都是媒介生物性疾病。虽然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发病数量约占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的5%~10%,但死亡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50%。口岸媒介生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首先是通过调查研究本口岸、往来国家和地区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主要、次要媒介种类,借以明确防制重点,有的放矢;然后研究其生物学及流行病学规律,找出薄弱环节,依规律防制,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都灭鼠除虫 成都有害生物防治成都灭鼠 成都灭白蚁 成都灭蟑螂 成都灭跳蚤 成都灭螨虫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