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批示:机器人时代 关系国家战略
“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哭。但我永远做不到。”在科幻电影《终结者2》末尾,当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机器人缓缓沉入钢水被熔化前,说出了令人动容的对白。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所展现出来的机器人发展现状和专家对未来的推断显示,机器人以后很可能会哭、会笑,会陪伴人类过日子。
千百年来,人类似乎在不断试图寻找镜像的自我,制造一种机器,具有与人类相同的肌肤、相同的外形、相同的智慧,能够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
虽然目前的机器人智能水平还不高,动作很僵硬、迟缓,价格也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可以预见,机器人伴随人类的时代将要到来。
当今全球制造业热点,机器人属其中极为重要的“之一”,而服务型机器人又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工业、农业、商业、医疗卫生、互联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船舶及海洋工程、抗险救灾等领域,未来对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都是很大的,其研发生产的标准和要求也更高,更能体现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今,世界各大发达经济体对机器人产业都非常重视:日本正努力推动看护机器人、救灾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韩国计划每个家庭拥有一台机器人;美国于2013年3月发布了《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强调机器人技术在卫生保健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及改善人们生活等服务领域的潜力,欧盟表示将尽快制定出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路线图与时间进度表。
在我国,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对陪护、迎宾、送餐等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量极大。这种状况决定了服务型机器人在我国将会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国家对服务机器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在中国,发展机器人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