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京东后,外卖赛道又迎来一位重磅玩家——抖音。
*近,抖音开始测试“团购配送”,用户直接点击短视频旁的商品链接,就能跳转店铺的外卖服务,下单流程和外卖平台没啥区别。
也就是说,抖音在本地生活的布局已逐渐展开,开始和美团、阿里、京东等巨头争抢蛋糕。
不过,按理说,外卖市场格局已基本确定,为啥其他巨头老是对它有着异常的执着呢?
抖音切入外卖
前几天,抖音一连发布多个带有“抖音可以点外卖了”的宣传短视频,点进入旁边的商品链接,就能跳转到店铺“团购配送”功能。
你选好外卖后,填写地址,支付订单,就可以坐等美食上门。
不过,“团购配送”与传统外卖平台不一样,它没有自己的配送团队,得由商家配送,或联系闪送、达达等。因此,若在用餐高峰期,价格和配送时间便会有所浮动。
准确地说,团购配送只能算外卖业务的雏形阶段,但不可否认,有短视频流量加持,该功能潜力很大。
实际上,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已布局多年。
2018年,抖音借助第三方平台在内部搭建生活服务场景,随后再为商家在“企业号”上开设团购功能。
2020年10月,字节跳动商业化部成立专门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本地直营业务中心”;2021年,陆续上线“团购”功能、“地图”服务等;2022年,抖音又给商家开通同城直播外卖……
可以说,字节跳动杀入本地生活赛道的野心,早已挂在明面上了。
巨头扎堆搞外卖
事实上,不止抖音,互联网存量竞争时代,巨头们都将目光对准本地生活赛道。
京东,早在2013年便投资了外卖订餐网站“到家美食会”;2015年,正式成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2021年双11,正式上线“附近”频道,并联合达达集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小时购”。
*近一次动作就在上个月,零售CEO辛利军公开表示——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
阿里,早在本地生活领域活动多时,*近更是动作频频。
就拿*近一年来说,2021年7月将生活服务以板块阵型写入财报,饿了么和高德分别成为本地服务“到家”和“到目的地”主要用户入口;2022年5月,在饿了么上线“全能超市”服务,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开始试点。
快手起步稍晚,2020年在首页导航内增设美食、旅游等入口;2021年4月,正式宣布将本地生活作为未来主要发力方向之一,随后上线快手同城、团购微信小程序和本地生活榜单;2022年1月,把到店、到家类目迁到快手小店,并新增到店美食、酒旅等15个一级类目。
外卖业务有啥好
有一说一,外卖业务一直都是个不太能赚钱的生意。
以“大哥”美团为例,2022年**季度,餐饮外卖业务收入为241.57亿元,经营利润为15.77亿元,经营利润率只有6.5%。相比之下,到店酒旅业务的经营利润率则为45.6%。
饿了么这边更惨,仅“接近于盈亏平衡”。
况且,经历过“外卖大战”后,如今市场格局已基本固定,为啥巨头们还不死心?其实答案很简单——有搞头。
从市场来看,虽然格局已定,但仍有待挖掘的份额。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网上外卖使用率达52.70%,较2015年底的16.5%增长36.20%。也就是说,还有47.27%用户等待挖掘。
天风证券曾发布研报数据:2017~2021年进入美团、饿了么“二分天下”时代后,外卖市场规模仍保持着33.9%的年均增速;预计2021~2025年4年GTV复合增速达25.3%,2025年外卖市场规模达2.4万亿。
市场增长空间仍在,便意味着还有入场机会。
目前,抖音日活用户超过6亿,面对自身庞大的流量,如何变现和商业化是字节跳动急需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抖音电商业务红火起来,本地生活业务却不见起色。而外卖是刚需业务,作为本地生活的切入点*合适不过。
不过,想要在一片混战的本地生活领域抢得更大的蛋糕,光靠“团购配送”,或许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