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汽车保有量激增的大城市一样,杭州正面临“两难”(行路难、停车难)的困扰。其中,有一个奇怪现象却已司空见惯:在市中心商业区,一边是马路泊位紧张,一边是大量造价高昂的立体车库处于闲置状态,鲜有车辆驶入。这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时刻呼唤着本地“提高路面收费,鼓励入库停车”的措施出台。
场景一:
4月2日(星期六)晚6点双菱路张生记大酒店附近正是客流高峰时段,食客车辆把双菱路两侧路边全部停满了,连旁边的太平门直街也是车辆排长龙,车子停得远的顾客不得不步行几百米才能到酒店。然而,就在张生记旁不出5米的地方,一个至少可以容纳25辆汽车的立体车库赫然耸立着,与两条小巷路边车满为患的情景截然相反,这里只有一层停着三四辆车,而大部分的车位都是空闲着的。
场景二:
4月1日(星期五)晚6点半延安路武林广场附近沈先生驾车到延安路跟女朋友逛商场。他先让女友在银泰附近下车,自己去停车。可他在大街上兜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只见附近的百井坊巷和狮虎桥路都停得满满当当,一点儿也插不进。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车停到了离商场约1公里外的屏风街上,再走回来花去10分钟。而就在离银泰一步之遥的杭州百货大楼边上,有一个两层64个车位的立体车库空闲着在向他“招手”。
场景三:
3月30日(星期三)晚6点半新华路由于众多街边小店和大型超市比肩而建,这里也逐渐成为一个商业繁华地带。尽管多年前经过整修,这里已由绿化带分离了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也较为宽整,可是大部分时间,人行道甚至慢车道都被停着的汽车“霸占”了,行人、车辆通行很困难,有时不得不被“逼”进快车道。而不远处的新华坊立体车库高达几十米,建筑颇为气派,几乎与旁边的小高层差不多,但走近却发现里面空无一车,堆着各种木料、水泥等建筑垃圾,好像只剩下一个空壳似的。
路面泊位跟不上车辆增长
类似的这三种场景,在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发生,公共场所、商业繁华地段停车难、停车乱的状况,不仅困扰了开车一族,给那些行人和骑车人也造成了极大不便。
近年来,杭城汽车发展速度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增长,是极为迅猛的。2003年4月底时,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机动车总数为154205辆,而拥有的社会公共停车泊位(即交警划定的停车范围)仅41101个,其中还包括了临时占道泊位6952个。为此,去年杭州市政府又规划新增8000个停车位,但当这个举措还在规划中,2004年前4个月全市又增加了机动车近15000辆。截至2004年底,杭州共有机动车约240000辆,平均下来每天新增的机动车在200-300辆左右,而现有的泊位数还远远满足不了急剧增长的泊车需要。
停车立体化解决空间难题
仅仅依靠有限的地面来满足停车需要,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了。不少房产开发商、商业企业和提供停车设备的专业公司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停车难题。兴建立体停车库就被公认为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业内人士这样给我们作了计算:建造一座容车约10辆的平面停车场,须用地100平方米左右,如果使用相同占地面积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可容车近百辆,是平面停车场容车率的10倍。在目前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土地成本高昂的环境下,立体停车设备无疑可以节约大笔的土地成本。尤其在商业中心、写字楼、医院、银行等人流量、车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的立体停车设备显然是缓解停车难的较好方法。从杭城停车场布点现状看,杭州70%的立体车库也是集中于上述地带。
杭州最大的停车设备企业——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达文介绍说,像迷你式(简易升降类)停车设备,可实现增加2-3倍停车空间,并满足室外绿化的要求;塔式停车设备一般用于市中心大楼密集区,停车空间能增加6-10倍。同时,立体车库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上空间,即使在地下,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地下室设计净高如能达到3.6m,就可以提高一倍的容车量。
黄框“压死”钢筋立体车库上座率超低
相比较而言,杭州的立体车库产业已经发展得非常快,全国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列第二。然而即便是这样,目前杭州的立体车库位也只有2000多个,而且大部分经营处于亏本状态。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般两层式升降立体车库每个车位的造价约2万元,如果造成塔库(即占地面积仅两三个车位),每个车位的造价高达5万-6.5万元。也就是说,一个可容纳50辆车的立体车库投资至少在100万-300万元。
杭州外海商厦有限公司去年8月份斥资100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约70平方米的四层立体车库,可停放25辆车。最初是为方便在商厦的宾馆、餐饮、棋牌室消费的顾客停车,但经营效果非常差。考虑到旁边是张生记酒店、对面有严州府餐馆,不远处还有世纪联华超市、青春医院、移动营业厅等,车流量非常大,因此一个月之后他们就申请对外营业。然而前来消费的车主们宁可冒着违章的风险,也不愿停到车库里来,即使是营业高峰时段,车库也常常是空的。只有当交警部门突击检查路边的违章停车时,车库才会爆满,而这种情况半年多来只出现过两三次。“像这样的资源浪费,经营5年我们也收不回成本。”该公司总经理宋浙江无奈地表示。
即使在杭州最繁华的武林广场一带,立体车库的空置率照样很高。像杭州百货大楼一个可容纳65辆车的二层式立体车库,平均使用率仅为40%-50%,双休日繁忙一些,也很少有停满的时候。“停在马路边既方便,收费又低,甚至不要钱,谁还乐意把车停到费时费钱的立体车库里?这样一来,马路边的车越来越多,违章停车也屡禁不止,形成了恶性循环。”市中心某大型商场保安部经理一语道破了立体车库经营惨淡的直接原因。
物价部门制定的立体车库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但是为了吸引顾客,很多车库都主动调低了费用,每小时为4-5元,有的地方还推出优惠措施,规定只要在所辖范围内消费,无论停多久,每次都只收8元。
如果计算进成本,立体车库收费再低也有个门槛,远远降不到路面停车收费标准,而后者对有车族而言,来得更加“实惠”。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根据道路状况,杭州部分路段一些黄线框出的范围内停车,最贵收费标准为4元/小时,此外有多数地方是相当便宜的,甚至无人收费。事实上,根据有关规定,最多只能在某条道路的一边停车,停在另一边就算违章,而人行道上停车则属于城管部门的管理范围。但由于警力有限,许多道路的违章停车还是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和严厉处罚。
期待调控手段改变现状
杭州外海商厦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浙江表示,杭州不是没有地方停车,而是现有的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要解决“两难”,必须从源头上抓好路面停车问题。 杭州市交警支队科研所的周海松认为:大幅提高占道停车收费标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来调节停车流量,可以有效地限制进入拥堵地区的机动车出行量,以减少中心城区的动态交通压力和停车压力。
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达文迫切地说,发展立体车库,解决“两难”,必须跟政府要政策。最近,由杭州市政府、江干区人民政府和该公司联合举行的“杭州市停车产业化论坛会”上,各方再次探讨了“提高商业区路面停车收费标准和降低停车库收费标准,鼓励车辆入库停放”问题。
尽管面临短期内的发展瓶颈,一批新的立体车库项目仍坚持开工或投入使用。如2月底,杭州市中医院建成了一种直接建在绿化带上空的新式立体车库,它以单边悬吊提升、轨道式运行和滚筒式输送的三维运动方式,无须倒车场地。另外,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还与杭州大厦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签署了总价值近3000万元的立体停车设备买卖合同,预计杭州大厦3座共150个停车位的大型立体车库本月底就能落成。